第63部分(4 / 6)
。且小人残害君子,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而在筵闲私语之时。所以圣人称小人为莫夜之贼,惟圣明之主能察觉他们,不让他们得志!”
皇上点头良久,道:“廷敬这番话,虽不是很新鲜,却也是朕常常感触到的。今日专门听他讲讲,仍是振聋发聩!从来君子得志能容小人,小人得志必不能容君子。朕不想做昏君,决意惟小人务去!这次进讲就到这里。赐茶文渊阁,诸位大臣先去文渊阁候驾,朕同廷敬说几句话就来。”
平日都是臣工们跪送皇上起驾,这回他们只叩了头,退身下去。大臣们暗自奇怪,不由得偷偷地瞟着陈廷敬。索额图面有得色,瞟了眼明珠,似乎他知道皇上讲的小人是谁。明珠私下惊惧,却仍是微笑如常。
殿内只剩下皇上了,陈廷敬不免心跳起来。他并不知道皇上留下自己有什么话说。忽听皇上问道:“廷敬,你专门为朕进讲君子和小人,一定有所用心。不妨告诉朕,你心目中谁是小人?”
陈廷敬顾左右而言他,试探道:“臣不知张汧、王继文之辈可否算小人?”
皇上道:“朕知道张汧是你的儿女亲家。一个读书人,当了官,就把圣贤书忘得干干净净,就开始贪银子,朕非常痛心!”
陈廷敬道:“臣不敢替张汧说半句求情的话。然臣以为,张汧本性并非贪心重的人。当年他在山东德州任上,清廉自守,为此得罪了上司。如今,他官越做越大,拿的俸禄越来越多,反而贪了,中间必有原因。”
皇上道:“廷敬没有把话说透,你想说张汧的督抚之职是花钱买来的,是吗?”
陈廷敬说:“这种事很难有真凭实据,臣不敢乱说。”
皇上道:“朕主张风闻言事,就因为这个道理!不然,凡事都要拿得很准才敢说,朕放着那么多言官就没用了。”
陈廷敬琢磨着皇上心思,故意道:“吏部多年都由明相国……”
他话没说完,皇上没好气地说:“什么明相国!国朝并无相国之职!”
陈廷敬又故意说道:“满朝文武都称明珠大人明相国,臣嘴上也习惯了。”
皇上黑了脸,说:“明珠是不是成了二皇上了?”
陈廷敬大惊,终于知道皇上想搬掉明珠了。他想故意激怒皇上,便说:“皇上这句话,臣不敢回!”
皇上问道:“朕问你话,有何不敢回?”
陈廷敬道:“人都有畏死之心,臣怕死!”
皇上更是愤怒:“得罪明珠就有性命之忧?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