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学楼才艺大赛(一)(2 / 4)
些资历的学子们个个脸上都是尴尬不已,要知道,这里面的好几次大赛他们都有参加的,自然知道对方的实力有多强。
正尧总算明白了这个所谓的通贤书院的背景,他也没有想到那些平日里看起来无所事事的二世祖们竟然还能够连续十年获得第一,看来若不是裁判帮忙,那就是其他对手太不济了。毕竟正尧很清楚,连严皓这种人都能够获得第一,这简直就是没有天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比赛的项目对于他们通贤书院来说是有优势的。
想到这里,正尧不禁又问道:“那这每三年都举办的才艺大赛所比的内容又有哪些呢?如果是单论诗词歌赋,我想我们蜀州会馆应该不至于输给通贤书院才是。”
正尧所想的也不无道理,虽然他对文采这方面没有深究过,也不好做出评判,但是平日里也听到那些同窗们吟诗作赋也很潇洒自如,应该比那些游手好闲,到处惹事不理学业的官宦子弟要强上一些。
听正尧这么一问,邹岑点了点头,道:“没错,正尧你说的确实如此。这才艺大赛一共分为五个环节,分别为琴、棋、诗、画以及蹴鞠。琴艺和棋艺比斗乃是大赛的前两项,只不过每次比赛到了这一环节,我们都处于劣势,导致分数会落后一些。然后接下来的对诗和作画的环节算是我们的优势,不过评判官又经常会产生歧义,最后导致与通贤书院的分数差不多,如此一来,到了最后一项的蹴鞠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吃亏。由于必须要前两名才能进入蹴鞠大赛,然而每次基本上也都是我们会馆和通贤书院之间的对决,不过最后我们也都是败给对手。一来,我们的体力不够好,技术比不过对方;二来,对方很野蛮,根本就不是踢蹴鞠,而是踢人。所以每次大赛完毕之后,我们都有一部分弟子要在床上躺上一两个月,严重的,甚至可能会错过金秋会试!”
“哦。”
正尧点点头,轻叹了一声。
这下总算明白了,原来还真的是裁判的因素。要知道,那些官宦子弟整日喜欢游手好闲,很少读书写字,但是他们却有很多时间流连烟花之地,听听小曲,下下围棋什么的,这样一来,倒是令他们在琴艺和棋艺方面要比一心只窝在会馆中读书写字的这帮“书呆子”似的学子要强上那么一点,而就这么一点便能够瞬间拉开差距,再加上这帮文弱书生去踢不太擅长的蹴鞠,想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后能够拿到第二也是因为其他对手太差的原因。
“所以嘛,本来每次我们的诗画是要比他们强一些的,可是那个该死的裁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