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安南使节访大明(下)(1 / 4)
事情来的太突然,眼看武举在即,怎么又冒出一个安南使节来,而且什么都不看,偏偏要看自己听也没有听说过的 《三府铁券》 ,到底目的何在,正尧一时之间完全摸不着头脑。
而看着柳彦张诚两人苦恼的样子,正尧知道这件事情必然很难处理。而且这次负责刻版编排的是张诚柳彦两人负责,如此若是皇上怪罪下来,两人……
想到这里,正尧已然不敢继续想下去了,为今之计就是要弄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这本 《三府铁券》 里面有什么?为什么会缺少几篇?安南使节这次来大明看这本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些才是当下首要关注的问题。
“大哥二哥,这 《三府铁券》 到底是什么东西?对安南国来说很重要吗?”
正尧思索了片刻之后,再次开口说道,对于他而言,只有弄清楚所有的疑惑,才可以着手处理此事。
柳彦抿了一口茶,稍稍放松,道:“其实我和大哥也不知道这 《三府铁券》 到底讲些什么。只知道安南人一直信奉‘天府、水府和阴府’,认为尘世外有这三个世界,在安南,他们将此当作国,亦如我大明的 《四》 《五经》 之列。闻听由于安南国去年皇宫发生火灾,原本被毁,于是想借我大明之刻本回去复刻一本。岂料我大明之刻本由于年久失修,导致遭虫蛀。皇上怕在使节面前使了威严,于是决定复刻一本。只是刻完后才发现。中间少了几篇,内容上衔接不起来。而此事虽未禀告皇上,但是纸不能包火,所以我怕……”
柳彦看似淡定的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是自己听别人说的,到底是真是假,还有待商榷。不过总的说来,就那么一回事。
说完之后,一旁的张诚又叹了一口气,道:“你我失职受罚事小,在安南使节面前丢我大明颜面事大啊!”
张诚所言一点没错。虽然说这本是安南国进贡给大明的,已然是大明的东西。但是若是让安南国知道堂堂大明天朝之邦连一本都看管不住导致虫蛀,传了出去不仅面子上挂不住,更会令安南等国对大明实力有新的评估。到时候说不定趁着蒙古倭寇作乱他们也来掺一脚,对大明可就真的不利了。
“原来如此。”正尧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不过他眼珠突然一转,又道:“难道安南国这次派使节来就只为了看那什么什么铁券的?”
如正尧所言,安南国早不派使节晚不派使节来大明。偏偏在蒙古与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来,这不得不令人生疑。若只是单单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