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夕典故解疑难(3 / 4)
法。
然而闻听柳彦所言之后,嘉靖却是不由地摇了摇头,道:“不行不行!如此大规模大阵仗,恐怕时间来不及。”
“什么?时间来不及?难道这蒙古人还限定了时间的?”
听到这里,正尧不禁再次开口问道,没有想到,这蒙古人还会有这么一手。
嘉靖点了点头,道:“嗯,昨日在朝堂之上,那蒙古使者便给出了一个限定,若是一个月之内不能够及时的将对出来的下联送到蒙古,那么就证明大明无能人,蒙古也不需要臣服于大明了。”
“岂有此理!这帮蒙古人也实在太狂傲了!皇上,以臣之愚见。也犯不着理会这件事,反正蒙古人已经开始侵犯我大同地区了。不如直接开战!”
柳彦早就想以身报国了,而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终究自己是朱家的一份子,有理由出一份力。
现在蒙古人已经快要跑到自己头上撒尿了,没有道理还任由他们这般的胡作非为,嚣张跋扈吧!
“不可——”
正尧却是一把拦住了柳彦,旋即又道:“此事非同小可,不可鲁莽行事。两国开战,受苦的终究还是百姓。请父皇一定要三思而行。正尧相信。一定能够有办法解决的!”
正尧最不希望的就是看见战争的发生,毕竟一旦战火燃烧,各处都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般残酷的景象。不仅对经济繁荣有影响,更对人心有着莫大的影响。
或许可以认为正尧是太过优柔寡断,不像个有血有肉的真男儿。但是,真正的男子汉并不是一定要血洒疆场,也并不一定要攻城略地,统御千军万马,有时候,一份安定,一番和谐。已然是最好的表现了。
“嗯!朕同意正尧的说法,朕也不希望看见战争的发生,那种百姓流离失所,战火横飞的场景相信只要是有情有义之人都不希望看见的。对于对蒙古用兵一事,暂时就不要提了。还是先说说如何应对这一副对联吧!怎样,正尧可曾想起来在何处见过?又可知这副对联的下联该如何以对?”
其实嘉靖与正尧的性格还是有些相似的。至少在对待是否要对蒙古用兵开战一事上面,二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点,那便是嘉靖确实是一个相对胆小怕事的皇帝,之前对待安南使节的态度里面就不难看出这一点来。
说到底,嘉靖对诗词歌赋的兴趣要多过对待用兵打仗的兴趣,这或许就是性格使然。
看着正尧,嘉靖的眼神之中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