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知府大堂议论多(3 / 4)
本官自然心知肚明,也一定会秉公办理,你就不必再次大喊冤屈了!”
其实每一个县官知府最怕的还是一上堂就听到有人喊冤,或许这是由于职业病引起的条件反射。毕竟当官的也是人,人都有各自的喜怒哀乐,如果每天都听着同样的话,久而久之也会腻的!
所以,别说这件事官系到驸马乃至皇族,就算不是,他褚思德也会大喊不爽,到底是谁发明的,一上公堂就要大喊冤枉的?
“是,小老儿知道了!望褚大人恕罪!”
叶神医顿时变得战战兢兢起来,俨然一副惊弓之鸟的样,顿时引来了一旁围观者的注视。
一个如此风烛残年的老人,突然间儿子死了,这将会是多么大的打击?这样一来,无形之中给旁人增加了一些恻隐之心,那么对日后褚思德的断案,也或多或少的产生了影响。
要知道,审公案是在公众面前交合的,一旦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民怨,一旦有民怨,那么就会有接踵而至的麻烦,这是每一个当官的都不愿意也不敢看到的。尤其还是在公主在侧,不断施压的情况下。
所以,这一案不容有失,他褚思德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
“好!那本官问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案发的时候是怎样的?”
褚思德一板一眼的问道,乍一看,还真的似模似样,颇有清官之像。
“回大人,事情是这样的……”
按照褚思德的要求,叶神医将昨天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事发之前是怎样的境况,发生过什么,事发的时候自己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外面是怎样的情况,事发之后又是怎样的,正尧在做什么等等,说的之详细,让人一听就有亲临其境之感。
毕竟是丧子之日,所有相关的一切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一方面是想要纪念在西厢记的儿子,而另一方面,或许是要记清楚每一个细节,不想让正尧洗脱嫌疑。
待叶神医说完,却见衙门门口的围观者们又开始指指点点议论起来。有人说叶神医真的很惨很可怜,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杀人凶手真的是罪该万死。
有人说里面可能还有疑点,因为从一开始到现在,正尧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实在有违常理。
有的人却说正尧一定是在牢房里被人毒打了一顿,所以现在想要辩驳都没有机会,衙门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
总之各有各言,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恩,听你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