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军帐浅议初迎敌(2 / 4)
行烧杀抢掠的行径。
今次大明朝出现内乱,蒙古方面就更加显得肆无忌惮。而阿拉尔一向都是自恃过高的人,在纠集了西藏一方势力之后,便联盟对大明进行掠夺侵犯。现在已经兵临城下,将大同府给团团围住。
在方玉阳还未赶到之际,战事已经大大小小的打了十数场,而由于大明将士虽然人多,但大多都是一些散兵游勇,根本不成气候,结果十万余人的兵力,却被打的只能死守城池。
而攻城方的蒙古也使用了浑身解数,偷袭,强攻,叫阵,等等战术无所不用其极,结果此刻的大同府已经是一片狼藉,四下基本上是烟火纷飞,残垣断壁。
原本十万余人的军队,到现在,只有两成不到。可是蒙古方面却一直不停地有后续部队插上,不知不觉之间,不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在人数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破城也是近在咫尺!
好在方玉阳的队伍终于赶到,虽然没有元帅的命令,但是救人如救火,必须刻不容缓。结果立即派三万兵马出城迎敌,硬生生的将蒙古大军给抵抗住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七天时间里面,已经形成了两军对垒的局面,根据参将们讨论的结果,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天里面将进行一次大决战,届时,要么击溃对手,要么被对手给击溃。
等待似乎成了一件最为煎熬的事情,正尧没有出现,方玉阳也只能按兵不动,不敢冒然出击。
阳和卫距离大同也就百里路程,快马加鞭一个时辰便可以到达。
只是正尧的大军并没有直接赶往大同府内,而是继续采用走小道,从阳和卫出发,一路往西,直插蒙古境内,走河道,穿草丛,最后一迂回的方式,出现在了距离大同府以北百里外的宣德卫(即是如今的丰镇一带)。
对于正尧的这个举措,陈副将等人表示有些不太明白。一来,正尧等人所带的兵马总共不到五万人,赫然出现在了与蒙古相邻的地界上,或多或少有些过于冒险,万一被蒙古兵发现,势必会引起一场恶战,这对于解大同之急似乎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二来,本来应该与方玉阳以及大同境内本有的兵马汇合,这样便有利于进攻,防守抵御那也可以。可是如今正尧此举,无疑就是分散力量,到时候万一被逐个击破,想要挽回局势恐怕都难了。
当然,正尧是元帅,他肯定有他的道理,陈副将等人也只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发一语,只需要听候正尧的安排差遣即可。
“陈副将,现在你去将其他几位参将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