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从四十八岁开始(15 / 19)
。这个职务很适合他,因为功曹就是在县府中主管考核记录的。当时席上的规矩是,送礼钱多的,可以坐上座;送礼钱少的,只能坐在下边。吕公看人下菜碟,看钱才说话,童叟无欺,言不二价,不服气你就多送钱来好了。
刘邦就是在这时候来到了——他“素易诸吏”,就是说他平时就瞧不起县中的官吏。再考虑到他对廷中吏无不狎侮,以及当地把夏侯婴关在狱中长达一年,打了几百大板,非要整出刘邦的黑材料等事件,都表明刘邦与县令之间的隐秘冲突,早已是公开化、白热化了。
正所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小小的沛县,权力斗争竟然如此激烈。
夏侯婴是刘邦的朋友,所以县令才不肯放过他。同样的,现在吕公则是县令的朋友,那么刘邦,能够跟他客气吗?
这个场合,刘邦是一定要来踢场子的。
不踢没天理!
刘邦来到之后,就报出礼金一万钱的惊人数目。
其实他一文钱也不想掏,他就是来闹事的。
但是没想到,吕公为人极是精明,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急忙亲迎出来,并请刘邦入上座。萧何在一边故意说:刘季这人,就是会吹牛,没什么本事。
萧何这么说,是撇清自己与刘邦的关系,因为他还要在县衙干下去,不能公开得罪县令。他表面上是县令的人,实际上是刘邦的人。这是处于权力斗争公开化态势的职场员工的必然选择,你谁也没必要得罪,毕竟亭长刘邦与县令之间的钩心斗角,与别人没关系。
于是刘邦落座,“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他公开侮辱了县令的亲信死党之后,大咧咧地坐在贵宾座上,吃喝起来。有他在,这顿酒没法喝,于是诸座之人纷纷离开,“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吕公却以目示意刘邦留下来。
请注意这个细节:吕公以目示意刘邦留下来。此类文字,在文学作品中多有所见,所谓交换眼色,察言观色,等等。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以眼光交流的人,少之又少。能用眼睛说话,同时也能读懂别人眼神的意思,这是情商极高的人才具有的能力。现实生活中高情商人士数量极少,绝大多数人,活一辈子也不会用眼睛说话,更不会瞧别人的眼神。而刘邦和吕公,两人居然都有这种能力,可以确信,他们双方一下子就认出了彼此。
高情商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为他们一眼就能够看透对方的心思。所谈所言,都能够切合对方的心境。而情商低的人则因为无法把握对方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