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权力游戏 (1)(19 / 22)
。”(《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张良这里的分析,是说将领欲叛,而士兵不从。那么士兵为什么不从呢?
这是因为,士兵没理由服从。要知道,战争是违反人性的,人性具有躲避死亡,追求和平与舒适的特质。而秦汉时代的战争,却是强行把人送到战场上去,让你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拼个你死我活。士兵的心里,是很悲凉的,总感觉自己好似落进了一个险恶的圈套,被人坑害了一般。
与刘邦对峙于峣关的秦兵,这辈子连刘邦的面都没有见过,而秦始皇及秦始世的无边富贵,又是以奴役他们为特点。为了让秦王朝更加残忍地奴役自己而来和刘邦血拼,是全无道理的事。而秦兵们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他们的家人已经被扣为人质,如果不上战场,家人就会遭到报复。来是来了,但对统兵的将领,是怀有强烈的仇恨与怨怼的。
这个时候,将领却突然命令他们倒戈,就会出现大麻烦。
对士兵们来说,倒不倒戈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终于发现了将领不是个好东西。你看,他欺骗我们来到战场上,流血牺牲,他却收了人家的珠宝,说投降就投降,假的,一切都是骗人的。这时候士兵心里积攒的仇恨与怒火,就会突然爆发出来,究竟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但肯定不会有好事。
事实上,这个问题,项羽也遇到了。但是由于项羽考虑不周全,处置失当,结果又落得个残暴不仁的血手屠夫之名。而张良的脑子转得比较快,他知道这里有问题,就要在问题爆发之前,予以解决。
于是刘邦命曹参、周勃和樊哙,绕过峣关,穿越蒉山,长途奔袭抄秦兵的后路,突然之间发动攻击。可怜秦兵不察,顿时乱作一团。
秦兵炸了营,逃出峣关,向着咸阳方向逃窜。刚逃至蓝田南口,突然听到鼓声惊天,就见夏侯婴与灌婴,各统一队车兵杀出,再加上四面的山峰顶上,迎风飘扬的全都是义军的战旗,惊得秦兵魂飞胆裂,只能继续狂奔。
逃至蓝田北,此地距咸阳只有一箭之遥了。突然间又一队军马斜刺里杀出,却是刘邦帐下头号悍将靳歙。
靳歙和樊哙,是刘邦身边最凶残的两个人,他们俩都有一个割人头的爱好。而曹参、周勃、夏侯婴及灌婴,在割人头这方面就缺乏兴趣——是否对割人头感兴趣,是刘邦时代划分文臣与武将的分水岭。刘邦时代,文臣也上战场,有的比武将还能打。但在割人头方面兴趣不足的,多少能混个丞相干干,过于喜欢割人头,明显有点变态,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