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战天下(8 / 22)
,我们这些人,将来都是他的俘虏。”
史书没有记载项羽当时的反应,但项羽听了这话,心里肯定不痛快。你看看,所有人都承认自己最拉风,都给自己面子,只有这个范增,他非贬斥自己,说自己是个小孩子……唉,看在他年龄偌大的份上,就不跟他计较了。
鸿门宴的历史盛景,就这样胜利闭幕了。
隔了几天,项羽无所事事,就驱师西进,在咸阳城展开了大屠杀,杀掉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焚烧了秦国的宫室。烈焰熊熊,三月未熄。然后项羽又尽情地搜刮了秦朝的财物珠宝,还有许多年轻漂亮的女子,统统掳到军中,得胜归来。秦国人民对项羽这么个搞法,大失所望。
在这里,项羽杀子婴,极其让人难以理解。秦帝国已经灭亡,子婴在秦王的位子上,满打满算才四十六天,根本没机会做什么坏事。更何况,俘虏子婴的是刘邦,项羽杀他的理由又何在呢?
估计起来,项羽的心里一定是认为刘邦臣服于自己,算是自己的手下了。所以刘邦捉住子婴,是手下人捉住子婴,功劳当然算是自己的。再者,项羽的声望正值如日中天,他希望自己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大屠戮,杀子婴,焚宫室,这些事件都可以解释为他向暴秦的报复。而掳财物妇女——这事还是刘邦最先干出来的,倒也无可厚非。
但接下来,项羽的本相终于暴露了。
有个儒者韩生,主动投靠项羽,建议说:“关中土地肥沃,山河险阻,是称霸的基业之地,建议以后驻扎在这里,行秦国之故事,内敛自强,吞并四方,再成帝王之业——这条计策,最开始有人献与刘邦,刘邦欣然接受了,只是最终未能守住函谷关,所以这条策略的受益人,很可能就是项羽了。”
没承想,项羽回答了一句:“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意思是说,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活得很拉风,很有派头,让人天天围绕着你,看着你羡慕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所以人生富贵发达了,就要回返家乡,在乡亲四邻面前抖一抖。不这样的话,就好比穿着华丽的衣裳走夜路,没人看到你的荣耀,活着又有什么劲?
项羽的话,把韩生惊呆了,出门对人说:“都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不错。”
有人把这句话告诉了项羽,项羽怒不可遏,立即把韩生抓回来,放在大锅里,活活煮死了。
把人活活煮死,那要多么深的仇恨,才能下得了狠手。韩生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项羽又为什么如此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