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 第八章 生死暗算 (1)

第八章 生死暗算 (1)(20 / 22)

见汉使随何时,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二。

计划的最后一步,虽然在流程上只占三分之一,但在总体计划中,却占到决定性的分量。这一步就是等到楚使来到之后,随何硬冲进去摊牌,把英布脚踏两只船的事件公布于众,让英布无路可走。

曝光计划顺利推行,最终让英布与项羽决裂,跳到了刘邦的阵营。但这起成功战例,一定是激发了刘邦和张良等人的灵感,对这起案子进行了详细分析。

要分析的问题只有一个:针对英布的曝光战役,决定性的变量是什么?

如果你找对了这个关键性变量,那么你就掌握了信息战的基本法则,从而可以灵活机变地运用这一战术。

从情报战演变到信息战,关键性的变量只有一个:信息的传递!

汉军之所以能够获得安邑大胜,是因为首先掌握了对方的军事情报,掌握了准确的信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战的第一条定律。

定律一:信息是决策的前提。

接下来,刘邦和张良启动了针对英布的曝光计划,计划的顺利成功,使得他们迅速总结出信息战的第二条定律:

定律二:控制信息,就可以控制对方的生死。

曝光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刘邦这边对信息拥有绝对控制权。他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项羽的信息,同时又能够把自己所希望的信息,传递到项羽的耳边,促使项羽按照自己所期望的那样行动。

整个事件过程中,项羽宛如一具没生命的木偶,完全由刘邦玩弄。刘邦想知道他的情况,就能够通过特工项伯准确地获知。而刘邦希望项羽听到些什么,他就能够顺利地把这些信息传递过去,从而主宰了项羽的选择。

可以确信的是,刘邦和张良,通过摆布英布,终于发现了信息战的第三条定律。

定律三:信息通过渠道传递,渠道不能控制,但信息可以控制。

这条定律的意思是,项羽的使者,忠实地向项羽反映了他所见到的情况——但这个情况却是假的,这就导致了项羽判断失误。

当刘邦发现第三条定律的时候,他同时也发现,他可以随意操纵项羽那边任何一个人的命运。所以他不顾荥阳城被楚军团团围困,自己已是命在旦夕的危情,仍然发起了打击亚父范增的第三次信息战。

在针对亚父范增的打击中,刘邦已经牢牢控制住了两条信息渠道,一条是潜伏在项羽身边最深的项伯,另一条是美男子陈平所操纵的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