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死暗算 (1)(4 / 22)
照这个打分标准,萧何和陈平大概算是第二梯队,他们的情商加智商,总分大概在十六分左右,虽然比不过刘邦、张良,但也能够获得第一梯队的认可。
而项羽、曹参、夏侯婴及樊哙等人,其智商和情商的总和,不过是十二分左右。因为总分低,所以无论怎么摆弄,也无法与刘邦张良相比。但这些人有一个暴力加分,项羽可以加十分,因此总分甚至超过了刘邦。所以项羽的机会,就在于哪次战斗中,碰巧把刘邦打死了——这种可能性很大,那么项羽就赢了。但因为这种偶然事件没有发生,项羽的高分数也就没大价值了。樊哙的暴力分可以加八分,曹参和夏侯婴可以加六分,所以这一拨人也可以混上一段时间。
再下来,还有九江王英布、枭雄彭越等人,这些人的智力和情商的总和,不会超过八分,完全是靠了暴力加分,才能混下去。一旦他们的暴力加分没有价值了,也就迅速被除名了。
我们这个打分标准,完全是根据史料中的印象得来的,没有更规范的检测手段和更为科学的依据,最多只能把每次战斗的情形判定一个大概的分值,最后得出这个结论——但这个分值,主观性极强,最多只能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打一个比喻而已。
这样分析的目的,是想说清楚一件事:为什么韩信知道李左车的价值,而别人不知道。只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是高智商者,所以才能够公正地判断对方。而陈馀等人在智商上与两人的差距较大,已经失去了评判能力。这就好比小孩子是无法判断出成年人的优劣高低来的,他只能依据成年人对自己的态度,把成年人分为自己人和非自己人——许多心智不成熟的成年人,也是这样研判问题的。
还有一件事,在心智成熟的范畴里——注意这个标准,许多人并不在这个标准之内——情商高的人,因为洞悉人性,居处于天然的智力优势地位,往往会很狂傲,对别人持蔑视态度。而情商低的人,却因为难以获得别人的认可,屡受打击,反而非常谦和。比如说李左车,当韩信向他请教的时候,他就谦虚地回答道:“我是打了败仗的亡国俘虏,怎么可以参与谋划这么大的事呢?”
韩信则说:“事情是这样子的,比如说,战国时代有个百里奚,他在虞国,可是虞国却灭亡了。于是他就去了秦国,却让秦国强大起来。这并非是百里奚在虞国愚蠢,到了秦国突然变聪明了,而是虞国的国君不肯用他,而秦国的国君肯征用他罢了。再拿我们两个来说,你之所以吃了败仗,并非是败在我的手下,而是那个讨厌的陈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