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平等VS歧视(3 / 4)
不像超市,像是地下党接头的据点,东西也放的乱七八糟的,完全不知道东西该怎么找。
杜若有点洁癖,伸手一摸货架,一手都是灰,所有的包装袋上也都是灰扑扑的,不擦开根本都看不见字,大概这里的老板也从来不擦货架。
江昭辉直接就问:“有矿泉水没有?先来一箱矿泉水!”
“矿泉水?”
老板愣了下,然后连连点头:“有有有!”
他絮絮叨叨着这里没人买这个,然后从后面搬出来一提蓝色的矿泉水,江昭辉一问两块五一瓶,二十四瓶一提,都没还价,自己掏腰包拿了一提放到了门口。
他们都知道采买东西的钱都是外界捐助需要做账的,也不愿意让李老师将这些经费破费太多,所以买的个人用的东西都是自己掏的钱,只有一些公用的东西才放在柜台上,等着李老师来结账。
等李老师回来后,发现大部分东西他们都自己付钱了,只有水瓶、热水壶、电热锅这样可以长期用的东西在等着他付账,眼睛里生出些暖意。
大概是因为双方这样的体贴,在回去的路上,李老师话也多了起来,开始絮絮叨叨说着这里的一些糟心事。
原来江昭辉上厕所没有纸也没有水不是偶然,这里原本也不是这样。
新校舍投入使用后,李老师原本是把纸放在厕所里随学生们取用的,可后来也不知是谁开了头,带头将卷纸揣回了家,卫生纸耗费的速度快了,李老师和方老师找学生们谈论了几次后都没用,连张校长都把学校的纸拿回家去,后来李老师一气之下就不再往厕所里放纸了。
后来学生们要上厕所,就来李老师这里领几张纸,张校长家则是自己带纸,水也是谁用谁来提,双方就这么杠上了。
像这样的摩擦还有很多,李老师和方老师一共接受了不到两万块的社会捐助,这些钱还有不少在新校舍投入使用时候置办了办公用品和杂物。
除此之外,每次出去采买东西的运费、路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在这个乡下地方,一个家庭每年的收入很多都没有五千块,两万块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笔巨款,可其实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李老师精打细算希望能用在刀刃上,张校长觉得这些钱是白来的应该给学校里添置东西才算符合捐献者的初衷,这矛盾就一天天激化。
“那我们来的时候,他们说你贪污捐款,捐来的好衣服自己留着,破衣服就给别人是怎么回事?”
苏丽心直口快,直接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