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取经VS咨询(3 / 4)
一个‘慈善达人’的标签,以后会特别麻烦。各种各样的募捐活动和慈善活动都会邀请你参加,而且是不给通告费的那种,你如果拒绝,人设就崩了,可以一直满足名望上的需要,你就被毁了;”
黛文婷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艺人”,自然没有展望过什么“人设”,什么“未来”的事情,被钟老师一说,才发现自己差点踏入歧途,后背顿时冷汗淋漓。
“二来,你不可能在这个学校长期待下去,而你的粉丝是长期跟随你的,如果以后你转变了直播内容,那相关内容的捐款很可能不再继续,但学校方面如果习惯了来自于你的持续捐款,不会理解为什么突然没捐款了,后续也许会出现很多矛盾。”
钟老师的话说得特别现实。
“至于其他风险,会让你无法想象:譬如说,你得有长期维系和监督一个善款通道的能力和资金,你是否有监督这个基金维系的心力?还有,贫困是持续性的,他们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支教老师来缓解,可当他们离开这里需要的是更多的帮助,接下来的孩子会通过这个持续的渠道联系到你,想要得到更多的帮助,你是否有长期提供帮助的准备?”
这下子,就连一直最有奉献精神的苏丽都不说话了,所有人都在思考这几个问题。
他们是来支教的,也因此非常洒脱,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支教是有期限的,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他们就可以回到原本的世界里去,和这个世界暂时脱离开来。
哪怕投入那么深、被辜负的那么重的李老师,在结束支教后,也可以洒脱地背起背包,投身于他的星辰大海。
但是,要一直肩负着……
“我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黛文婷是个很诚实的孩子,她很明确的知道自己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慈善,而是给自己博一个机遇,所以回答的很老实。
钟老师也不意外她会这么回答,从声音里就听得出来这还是个孩子呢。所以他也不愿意让她背上太多的道德负担,若无其事地安慰:
“这样的选择才是正常的,一个人承担自己的未来就够吃力了。我手下带过不少艺人,其中也不乏成名之后想要回馈社会的,但无论是资助个人还是资助学校,从来都是匿名,我也不建议受捐人和被捐人有什么联系。”
“这样的慈善应当是不投入个人感情的,你捐助的是一个个体,而这个个体是谁都可以,不该变成‘养成’的关系。”
钟老师见过许多人的善意被辜负,也见过许多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