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偷梁VS换柱(2 / 6)
要睡觉,他们冬天只烧一下,暖和了就提走,大多数时间都是挨着冻上的,没有现在条件这么好。
来支教的老师们都很难理解没有暖气又没有取暖设施,在这种动不动就零下的天气里该怎么上课,哪怕现在在教室和宿舍里搭起了小火炉,可在这种无孔不入的冰冻面前,这点热量犹如蚍蜉撼树般无力,根本没办法产生多大的作用。
一直到上课之前,秦朗穿着从家里带来的大棉鞋,还在不停地跺脚。
“这也太冷了,我的手都僵着写不了字了,我们就不能在淘宝买点电油汀、电火桶、小太阳之类的取暖吗?”
他从温暖的广东省来的,从小生活在深圳,最是怕冷,连上课都要捧着课本窝在小煤炉旁边才读得出声音。
“不行啊,我问过了,张校长说他们村的电路严重老化,根本带不起电暖气,电阻一大就跳闸,连电都用不了了。”
教室面积大,一台两台电油汀根本带不起来,多了又会跳闸,再加上电费等零零总总的原因,使得他们在教室里用电取暖器都成了一种奢望。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为孩子们增添冲锋衣校服的好处就看出来了。
这边山里经常下雪,冲锋衣外面是防水的,孩子们在赶路的时候只要把帽子一带,就不怕雪水浸湿到衣服里,等到了学校,擦干了雪水在炉子旁边烘一会儿就好。
农村孩子的毛线衣大多都不是真的羊毛线,而是棉线或腈纶线,又厚重又不保暖,有些线都洗硬了没有了纤维,但冲锋衣里面是保暖的加绒衣和羽绒胆,到了这个天气,加绒衣加羽绒胆的厚度和保暖度有效的保护了孩子们的体温不会太快流失,尤其对于那些每天早上要走一个小时山路从其他山上的村子里过来的孩子来说,已经比往些年暖和太多了。
而且冲锋衣的颜色是红色的,要是深冬时节路结了冰,孩子真摔到了哪里,有颜色这么鲜艳的衣服,也好找。
往年冬天总有几个孩子在山里摔伤的,到后来张校长和张有田每天天不亮就去山那头接孩子们,但是孩子们冬天的衣服大多是黑灰军绿这样耐脏的颜色,有时候张校长去接人,还因为看不清而经常错过,现在就不会了。
即使张校长之前一直在说他们买校服是“华而不实”,在这么多渐渐显露出来的好处面前,也不得不说这种叫“冲锋衣”的衣服,确实要好过他想要买的外套式校服,哪怕它的价格在张校长看来真的是太贵。
即使是在红星村,上学的孩子和不上学的孩子都要差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