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发菜VS发财(3 / 6)
。
于是便剩下几个人站在土包上等他们回来,也继续着刚才的话题。
“我提起这件事,当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心里有数。”
秦朗知道要想在这里做成这件事,少不了张校长的帮助,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个明白,“我以前看到过新闻,资助你们红星小学的那家餐饮企业‘秦阁’,就有一个专门攻关‘发菜人工养殖’的团队,而且已经研究两三年了,因为缺少足够的幼苗及成年植株作为样本,研究一直陷入瓶颈之中,到现在还在寻找适合作为研究基地的地方。”
“你的意思是……?”
张校长将信将疑的问,“让我联系‘秦阁’,问问发菜的事情?”
“只是请他们派人过来考察看看,对彼此双方都没有什么不利的地方吧?”
秦朗一摊手。
“万一事情成了呢?”
“这能行吗?”
张校长是老派人,既保守又耻与和外人打交道,就连向支教机构寻求帮助都是他儿子提出来的办法。就这个,就已经让他常常陷于人际交往的困顿之中,更别说主动去找一家企业去问要不要来他们村子考察了。
“我,我觉得我做不好这个……”
苏丽和杜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插不上嘴。
一个产业链的形成,从来都不是单独哪一方能完成的,非但和当地的气候、水土甚至人文离不开关系,更牵扯到地方上的政策支持和乡里关系的相处。
正如秦朗所说,如果这里有望建成一个科研基地,必然就要有村一级领导的支持和县一级政府的帮助,“秦阁”以往非常积极的参与支援山村小学的建设,但哪怕如此,一个企业也不会因为在当地建造了一个小学,就贸然将大量人力和物资投入到那个地方去,必然是要做到尽善尽美的。
这其中,张校长作为扎根这里几十年的关键人物,必然要做到桥梁作用。
“张校长,你知道,我和几位老师都是支教老师,是迟早要走的,而一直坚守这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您。这件事能不能继续下去,也不取决于我们,而取决于您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坚持去做这件事。”
秦朗叹息,“我只能向您保证,一旦这件事能做成,是不亚于招来‘秦阁’为孩子们修建校园的大好事,而且这件事,不仅仅能对孩子们带来帮助,更是有机会改变所有乡亲们的生活。”
张校长眼中有什么在剧烈挣扎着,秦朗也不催他,只静静地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