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摊牌VS猜测(1 / 4)
他们在这里支教,并不完全凭着一腔热血,哪怕是她自己,也各有目的。
刚刚毕业甚至没有毕业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们在接人待物和个人阅历上都是有缺憾的,所以这么长时间一来,秦朗因为这个长处,一直是他们对外交涉的“话事人”。
而他也以和善又妥帖的办事效率和性格获得了同伴们的信任,无论是什么事情,所有人都愿意听取他的意见,并委托他去进行这些事情。
可是这个一天到晚笑眯眯的年轻人,实际上从头到尾就有自己的思量。
他通过对外交涉的机会,不动声色地从李老师那里拿到了所有的过手**和收据,保留了证据,却又没有插手进去,保持了自己的中立性。
现在想想,当初“我们把**和收据拍照留作证据,但是东西我们不能接手”的建议也是他提出的。
布置宿舍时,也是他负责出面购买所需物品,床是他找人打的,原本豁开的仓库是他找人砌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了当地的人工和物料价格,为了给黛文婷找失落的行李,他建议直接从淘宝买,最多费些运费,再根据这些数据推算出成本提交集团进行审计,得出了他想要的结果。
张校长闹脾气,他做饭时发现问题,就顺水推舟为他们做了大半个月的饭,保存临期商品的外包装,为以后进行调查保留证据。
她甚至怀疑他们几人里,只有秦朗经常往厨房里跑帮忙端菜洗碗什么的,不仅仅是他对吃食有兴趣,而是借由这个打听出孩子们一个月所需的粮油损耗和粮油补贴上的事情。
因为他们太需要秦朗,而秦朗又做的太过妥帖,不会有任何人想到秦朗做这些都是有目的的,又或者说,他实在是个太聪明的人,于是做出来的事情对所有人都有利,没有人会因此遭受损失,以至于根本就对他生不起被欺瞒的气愤。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那个科研组也不仅仅是为了考察来的吧?如果只是为了考察水土,根本不用来这么多人。”
想起他们来的如此迅速,几乎和记者报道是前后脚,杜若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
“是因为李薇薇记者来参访红星小学,红星小学的事迹被报道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秦阁’这么多年来做的慈善公益,你担心再晚点这个事情爆发会引起不好的连锁反应,于是急急忙忙让‘科研组’先下来了。”
秦朗似是没想到杜若连这个都能推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