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欢送会(下)(1 / 7)
“秦阁”里的厨师,无一例外,都有自傲的资本。
来这里做自助餐的厨师,他们有的是得过各种厨师大奖的赛场派,有的是出身厨师世家浸淫几十年厨艺的积累派,有的是出国学习过中西合璧的改良派,有的干脆就是兢兢业业将一道菜做到极致的经验派,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还尚不能独挡一面,成为一间“秦阁”分店的主厨。
秦朗在挑选西部各分店的人选时,刻意挑选出好几位不同流派的厨师,并向他们许诺:谁的菜最受孩子们欢迎,谁就能得到晋升下一间“秦阁”主厨的机会。
“秦阁”每一间店的主厨,除了丰厚的薪资外,还能得到店内盈利百分之二十的分红,而且不像经营酒店有风险,这百分之二十是旱涝保收的。
每一间“秦阁”的主厨,代表着“秦阁”对他的认可,也代表着名利双收。
秦朗了解人性,他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厨师们对孩子的喜爱和同情上,而是直接用利益诱惑着他们,主动愿意到这偏僻山村来,为一群小孩子做什么“自助餐”。
也因为如此,所有的厨师都对自己做的菜下足了功夫,不但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环境和受众群体,还根据天气情况和饮食习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
譬如其中一道“原味砂煲鱼饭”,原本用的该是一种海鲜饭,但秦朗担心孩子们对海鲜过敏,让他们减少对海鲜的应用,其中一位擅长烹饪海鲜的厨师当即另辟蹊径,将“砂煲海鲜饭”变成了“海鲜鱼饭”,将五常大米与当地特有的冬季鲤鱼汤搭配,凸显了原料自身的特色,使米香与鱼汤的鲜美充分散发出来,每一粒米都浸入了鲜美的鱼汤,揭开锅盖后鲜香四溢,上面的米饭鲜美软糯,而砂锅底部的锅巴却焦黄香脆,口感截然不同。
这样的一碗饭,即使不吃菜,只要揭开锅盖,也足够吸引孩子们来选择。
有些在外形上下功夫,将摆盘装点成各种卡通形象;
有些考虑到孩子们没什么条件吃肉,选择做肥美多汁的肉菜;
有些考虑到肉食太多冬季蔬菜又少,选择做爽脆解腻的素菜;
不用旁人提点,他们就主动使出浑身解数,力求自己做出的每一道菜都是最完美的,哪怕条件简陋、受众年幼,却也更能凸显出他们的能力。
所以莫说第一次见到这样精致菜肴的孩子们,就连出身小康家庭的苏丽几人也忍不住齐齐咽了口口水。
江昭辉全程是带着设备在直播的,为了直播效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