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异国遇旧友 (1)(3 / 24)
的笑容。
“哪有……”
“真的呀,好甜的名字。”
虽然郗羽身上很疼,但回去的一路上,两个人还是坚持着说话。
唐宓解释了自己的身份,说自己不是这里的学生,而是在假期时候过来的。
羡慕地叹了口气:“假期可以玩的日子真好。像我就算是感恩节的假期也要去实验室。”
唐宓没解释说自己这个假期也要和论文奋斗,只问她:“你刚刚就是去学习的?”
“是啊,去实验室处理数据呢。”
随后的聊天中唐宓才知道,郗羽居然不是哈佛的学生,而是MIT的学生,研究方向是大气科学,目前正在攻读博士,今年已经是她在美国的第四年了。
郗羽读书的年龄比较小,今年也不过二十四岁。她抱怨说自己有时候和同学去酒吧,总是被查证,没一次落空的。
得知唐宓比自己小,郗羽得意地开口:“哎呀,你要叫我姐姐啦。”
“……”
唐宓成功闪避了这个“姐姐"的问题,试探性问她:“学姐,你刚刚说,你的论文是怎么回事?”
“哎”了一声,似乎连身上都不疼了,滔滔不绝地开始叙述。
大气科学有一个特点,就是交流合作尤其是国际性的合作特别多,毕竟气体总是在运动的,谁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科研。MIT的地球大气学科实力强劲,郗羽的老板也是很著名的大气海洋学领域的专家,带着她参加过很多国际协作的项目。这各种各样的国际合作组织各自为政,天天扯皮,我说你的数据有问题,你扯我的论文造假,加上还有乱七八糟的各国环保组织揭乱,在遭遇了部分不靠谱环保人士的冷水浇头之后,郗羽深深觉得自己有必要学习一门国际组织学的课程来丰富知识,找到应对策略。
麻省理工在文化社科方面实力不够,但是隔壁的哈佛有相关课程,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厉害,两所学校可以互相选课并且互认学分,她便跑到哈佛选了这门国际组织学。
郗羽满脸阴郁地叹息:“我是听说这位老师水平不错,同学们的评价也很好所以才选的,没想到他刁难我啊!说我的论文写得不好,每次都给我低分……是的,我知道我的论文是不太好,但我的专业又不是政治,我这门课纯粹就是了解一下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他却说什么‘既然选了我的课就要做到最好’!做到最好需要付出多少时间?每篇论文都要去看一大本书才可以写出来啊……我每天搞数据都快要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