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师承昆仑(2 / 4)
超的位置上,认为普通人根本无法走进他们的世界,而古天河不屑的正是这种高傲的态度。
古天河说的最经常的一句话便是你是比别人强,你是有独厚的优势,但是你只知道闭门造车的话,你学了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古武世家也是知道他的这种态度,所以原本应该由古天河来领导整个古武界的后来也变得两边很少联系,古武圣地和古武世家的关系名存实亡。
其实杨立恒和那些人也差不多。
想当年杨露禅拜师陈长兴的时候,也是经过了许多的波折,若非当年陈家有了危机正好杨露禅营救了的话,他也没有那个机会去学的陈家拳法最后有了现在的杨氏太极拳。
门户之见,自古有之,尤其在华夏这样的国度,太正常不过了。
而杨露禅在习得太极并且加以深化之后,也是定下了家规,不允许外传,这个也是杨家的独门绝技一直传承了下来,在开始的几代里传承还是能够保证,毕竟那个年代,清末的时候习武之人还是很多的,风气很好,而到了现在,许多人更想要做一些技术上的事情,想要走出去看看,从古武世家出去的留学生也是越来越多,只不过他们被勒令禁止说出他们的身份而已,久而久之,许多的古武传承都慢慢的走向了衰退。
昆仑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碰到叶一哲的话,古天河想要找昆仑的传人一样很艰难。
如果不是因为担心杨氏太极的传承就这样到了他手里断绝的话,杨立恒也不会离开家族,就这样在各地游荡,他也已经闯荡了十几年了,为的就是给这份传承了几百年的古武留下点什么,不想就这样给他带到棺材里去。
各处的名山古迹他都游览过,说来也巧,正好这个时候他在燕京,而且他有晨练的习惯,这才在湖边看到了叶一哲,一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感觉,只觉得他确实对太极拳很熟练,有练了十几年的感觉,应该是有人专门教导过,但是徒有其形并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和杨家大多数人差不多,只不过他们练的是杨氏太极拳,而叶一哲的是陈家最开始的版本,孰优孰劣说不上,只能说各有不同的擅长,后来-经过后人改造的拳法更适合的是修身养性,并不适合去战斗了而已。
他的这份轻视,在叶一哲拳势转换之后彻底的消失了。
他看的出来,竟然在这样的氛围下,这个年轻人悟了。
走入了一个如果没有天赋哪怕花费一辈子都走不进去的境界,看着他一遍遍的演练,将许多驳杂的拳法都是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