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住进王府(2 / 3)
传出来,所有人都在深想。
可是再想也来不及了,一听太子身亡,已经奄奄一息的先帝,眼皮一翻,直接去了。
先帝大崩,举国哀悼。
可关键性的问题出来了,先帝死了,太子死了,那皇位怎么办?
要说按照嫡庶排行来看的话,继承皇位的,就该是二皇子容时,因为他是太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也为早逝的嫡皇后所诞,并且自小就深得先帝喜爱。
那时候,已经有辅政大臣去唤二皇子了。
可是,转折点出现了。
先帝身边的大太监戚卫,竟突然端出一份遗诏,说是先帝前几天才立的,叮嘱他一定要藏好,只有先帝驾崩后,这遗诏方可问世。
而遗诏中大意是说——朕传位于太子,但太子性格刚愎,不得人心,请诸位辅国大臣予以监督,若是太子犯大错三次以上,便可遵循此诏,将其废黜,辅佐四子容禹再行登基。
这封遗诏信息量很大,首先,先帝原来并不是很看好太子,但是愿意给他机会,其次,原来太子之后,先帝第二个中意人选,不是二皇子容时,而是四皇子容禹。
朝中支持二皇子的,立刻燃了,一个个不是质疑遗诏的真实性,就是逮着太子突然身亡,与四皇子有关不放。
可是四皇子也不是好惹的,他母妃家族强大,外公更是镇国元帅,于是兵权一拿出来,又死了一部分二皇子势力的党派,最后四皇子终于如愿登基,国号乾凌。
而这个四皇子,就是如今的当今圣上,也就是柳蔚前几个月见到的那位微服私访的老人。
大概因为自己的位置来的蹊跷,个中透着古怪,乾凌帝登基后,有眼力的便发现圣上有个毛病,多疑。
其实普天之下所有上位者都有这个毛病,多疑几乎是帝王的通病。
但是这位皇上多疑得有点严重,首先,他已经定好了太子,然后除开太子以外的儿子,都极快的封了王,赶出后宫。
据说最小的一位皇子,是在刚刚出生三天后,便封王的。
以为封王是好事吗?不,不好,封王,便代表你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个王爷,不得再有继承皇位的机会。
不过有人说,就算表面上看起来没有机会,但封王后,王爷到了自己的封地,练兵的练兵,屯粮的屯粮,等到机会来了时,随时可以打到京都去,抢下皇位。
所以为了杜绝这种情况,乾凌帝也非常机智。
他封了儿子的王,但是不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