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李容科(2 / 3)
要不然,漕运必定大乱。
孝文帝对此,也很是头疼。李敬元这次伤得不轻,就算月华真的出手了,没有一段时间他的伤势也恢复不了。
所以,他现在正愁着找谁暂时统管漕运,以及查一查这一次漕粮被劫的事情。
最后,还是丞相纪渊站出来推举了信义侯柏建东。柏建东早年也参与过剿水匪,他去查这件事室最适合不过了。至于暂时替代漕运总督的人他推举了李敬元唯一的儿子李容科。
李容科是榜眼出身,科考的时候还两次获得案首,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他当年中了榜眼后在翰林院待了三年,三年后他再怎样也是一个六品的官,若是外放,指不定还能成为五品官员。
只是他从翰林院出来后选择进了父亲统管的漕运,成为漕运一个七品的小官儿。在这里一待就是好几年没有挪过一步。纪渊查过这李容科,虽然他年轻,只是漕运一个七品小官。可是曾经有好几次漕运遇到事儿,都是他出谋划策才平息了这些麻烦的。
在纪渊看来,这个李容科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漕运总督这位置。只是他不明白为何李敬元不提携一下这个有能耐的儿子。
孝文帝闻言,只说会考虑这两个人。他没有在早朝上给出明确的答案,下了早朝后,孝文帝让人把李容科的大大小小事情都查出来。
至于柏建东,不用查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女婿是有能耐的。只是漕粮被劫这案子可不一般,他又是自己的女婿,若是真的把这件事交给柏建东去办,他却搞砸了,到时候他必定成为大臣们攻击的对象。
想到了自己那可怜的外孙女轻云,虽然他对她没有多深厚的祖孙情谊,可终究室亏欠了,所以他多少得为外孙女着想。柏建东被弹劾,到时候轻云也会受到牵连,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孝文帝身边的人办事能力还是有的,很快就把李容科的大大小小事情整理出来送到了孝文帝跟前。
看完了李容科的经历后,孝文帝这才明白为何李敬元会把这么一个有才学的儿子给隐藏起来。
皆是因为李容科的妻子就是被水匪杀死的,所以他才不想身居高位,只想要在漕运做一个小官儿。
身居高位带来的除了荣耀外,还有家人的安危。当年若是他不查水匪的事情,妻子回娘家的时候就不会落入水匪的手中,更不会失去性命。
孝文帝宣召了内阁几位大人和纪渊,鲁王,太子,益王等人到御书房商议这件事。太子党的人自然是反对漕运继续掌握在李家人受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