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获奖季’来了(2 / 4)
批的人去点击,这到让并没有打算给这部影片开辟太多排片量的院线,适当的增加播映的场次,直到整部影片的上座率掉到差不多正常的30%几,才停止增加排片量。
一千万,一千三百万,一千二百万,九百万,九百五十万,八百五十万,七百二十万,一千一百万,一千零五十万……
一连串的票房成绩,以极其稳定的数据,将这部片子的票房冲破了亿元这道横线,热门的讨论还在继续,两极分化的口碑还在延续,骂的人依旧将这部片子批的一无是处,赞的人还是将这部片子简约不简单和演员们的演技捧上天。
在香江,电影氛围更浓郁一些,有一位资深知名影评人说了一句公道话。
“一部纯粹的艺术片,主题冰冷,票房过亿,我丝毫不觉得它比当初的《桃姐》差,甚至青出于蓝。”
《一念无明》和《桃姐》,虽说都是尖锐的社会问题延伸出来的电影,两者的色调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冰冷的,后者是温暖的,刘德华饰演的角色,始终作为一个暖体,贯穿整个电影,并且影片中只是客观的阐述社会问题,桃姐本人只是时代缩影下的产物,她所在的群体只是关注不够不是没人关注。到《一念无明》,就真的是另一种状态,老人老矣,好一点是可怜,差一点是嫌弃,黄世东这样的人,好一点才有可能得到一点怜悯,差一点就是被社会所排斥。
不容。
这就是两者本质的区别。所以看桃姐很多人会感动的落泪,很多人会觉得这片子真温暖,很多中年人会带着年轻人来看一看,让他们感受一下影片中传递的力量,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已经渐渐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我们能够给予他们多少温暖呢?
《一念无明》,真的是无法兴起邀请家人、朋友去观看的兴趣,也没有推荐的理由,至多是说,陈昊导演的片子,演的不错导的不错,内容呢?色彩太过的灰暗,多数的观众是不愿意看一场让自己心情无比压抑的灰色调电影,这感觉有点类似曾经德国拍过的一部电影《香水》,真的是无法推荐观看,那不是一部电影,那是一部冰冷肮脏的时代缩影,看得你没有办法落泪也没有办法产生恨意,无法用简单的善恶去评判剧中的主题思想。
黄世东是一个精神病人,这跟他自身到底是醒着还是醉着没关系,他是一名被专业机构认定有此类疾病的病人,那下意识的,我们所有普通人都会产生抗拒排斥,这是人之常态,能否去多一点理解,这不是强迫的,也不是用道德绑架可以做到的,也无法用亲情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