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飞檐走壁’(3 / 4)
’,新戏的团队就算磨合成功了,也是后辈。
有陈昊在的地方,就没有别的人能够抢占聚光灯,这就是当下他的个人影响力和号召力。他没说开拍新戏之前,某个新戏开拍会凑过去一大堆的媒体,他的新戏开了,拿出一些素材开放给媒体,并允许一定媒体跟踪拍摄报导,瞬息之间就将剩下的新戏关注度全部给秒杀。
在这方面,只有两个层次,一个是陈昊的关注度,一个是剩下的关注度。
什么是陈昊的关注度?
他剧组开拍的第一场戏,就直接将朝廷台的团队都给吸引过来了,开拍的时候更是属于万人空巷,在燕京有大批的人员负责现场的秩序。
新戏第一场戏,他在朝廷台新大楼,那个大家熟悉的裤-衩,利用这个熟悉的建筑来进行拍摄,陈昊将会从上面直接跑下来,是一个腰部绳索扣在顶部的牢固物上,他人踩踏在大楼的外立面,一路冲着地面跑下来。
除了绳索,再没有第二个安全保障的物品,也不是大家熟悉的那些拍摄手法,像是他在拍摄《史密斯夫妇》的时候,史密斯夫人杀完一个人,从楼上拿着一把伞,挂着绳索,帅气的从高处跳下来,那不是真实的,尽管它很漂亮。
以前的观众会渴望更好的拍摄技巧拍出更好的画面,现在的观众口味越来越刁钻,他们要好看的画面,更要觉得不侮辱他们智商的画面,最后还要足够的刺激,刺激到他们的肾上腺素能被电影的画面影响。
要的越来越多,也就形成了电影作品越来越不好拍摄,想要满足观众们也越来越多,以前没有所谓的众口难调,现在是你能够让更多口味接受你,你的作品就会越成功。
整个拍摄,事先没有多长时间的准备,几台无人机会以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来拍摄陈昊一路对着地面跑下来的画面拍摄,在大楼上还会固定安放一部分的拍摄点,在陈昊的身上和他身后的绳索上会安置两个镜头,一个是拍他的第一视角,一个是拍他的背后。
多角度的拍摄是为了多角度的呈现,不去剪切画面,是让大家有多角度欣赏的机会,一个大远景,几个中景,就足以让观众看到陈昊真的是从上面一路跑下来,不是靠技术后期剪切制作出来的效果。
头一天的后半夜凌晨,康言做了一次尝试,本来到了三十多岁,他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会有所下降,可这几年安逸的生活并没有加快这个过程,相反整天跟陈昊和陈刚在一起高强度的训练运动,反倒让他觉得自己比‘金盆洗手’前的状态还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