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人心变动(2 / 3)
多将领和谋士都是我们宋人,如果我们的子弟争气,现在也会掌握许多地方。”
曾征看着四周端坐不语的人,语气陡然一升:“诸位不要忘了,陛下有意推动西夏诸侯化,占据的土地越多,可是能够封侯封爵的。”
“什么?”众人猛的一惊,有些不可思议起来。
只是曾征笑道:“只是名义上的爵位罢了,享受不到俸禄,但是却有爵位上应得的好处。”
“是李纲说的么?”一个老者终于忍不住的开口问道起来。
“不错,这李伯纪的话诸位总信得过吧!”
曾征说道这里,众人看向他的目光便多了许多意味,有的惊疑,有的羡慕,知道这曾征已经投诚,肯定得了许多的好处,便是之前反对的朱倬也默然不语,盘算其中的好处。
“诸位可以多加考虑!不过汤思退那批人已经在京城活动了,联络了不少军中大佬,现在宗泽和张叔夜的府邸可是来往不绝。”
曾征说道这里,便笑着不语。
“曾兄,我们要讲武堂的名额怎么样了?”一个老者淡淡的问道,他这一开口就将众人的话题转移到了这里,此时已经不是在商议支持与否了,而是能够得到多少好处。
那一旁的朱倬神色也慢慢的加入了讨论,他明白此时若是回绝了这件事情,自己的家族和身后的势力就会被彻底抛弃。
面对这个老者的询问,洪适略微有些苦笑道:“当初陛下给我们讲武堂的名额,我们不要,如今我们又去求着要,怕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啊!”
“讲武堂出身的人都是军中大将之才,他们是天子门生,在军中晋升极为容易,而其他的将领则极受到这些人的排斥,如果我们没有子弟进入讲武堂,日后在军方就没有丝毫的影响力了。所以必须要到其中的名额。”
“说的容易,如今朝中对讲武堂的名额管束极严,军中大将的子弟会进入一批,军卒中普通的士兵会挑选一批,朝中子弟和商贾一批,我们的名额就是这样被瓜分的,如果我们再不争取,怕是会形成定制,日后更难以获取了。”
“那就向李伯纪要求!”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的时候,建康府文院内李纲和几尊大儒神色亦是欢喜之极,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惊喜之色。
李纲看着面前的几尊大儒,脸上挂着浓浓的喜色道:“诸兄,朝廷如今占据了河套之地和西凉两处,这河套可是黄河最为富硕之地,有了此地,我们经略北方就不需要再从南方调运粮食了,占据西凉和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