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足年(1 / 4)
陈文蕙回到庆春城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了。陈远恒等京城来的人,都已经在路上了。陈文蕙先是处理了一些她不在期间,庆春城堆积的事情,再和高级官员们开起会来。
其实,陈文蕙在天水城,庆春城的政务一点都没有耽误。这都得益于陈文蕙把自己的官衙每个官员的职权划分的很清楚,大家各司其责,管理起来井井有条,至于决策上面的事情,一般都是陈文蕙做决定,还有一些紧急的,或者是小事情,大多由万淑慧来处理,所以,陈文蕙虽然在天水城呆了这么长时间,庆春城还在有序的发展。
如今庆春城可是大楚和夷洲岛的商人们都喜欢来的一个城市。因为这里的出产明显比别的三个城市要多。珍贵的刺绣,款式新颖的衣服,精工细作的高中低档家具,丰富的水果衍生品。比如说果脯,果汁,还有花蜜等等。还有一些高科技的东西,比如说香料,香精,雪花糖,铁器,铜器,锡器等。这些东西,都很受夷洲岛和大楚人的欢迎,因此,商人们愿意来这里做生意,买来庆春城的出产,顺便也卖出一些大楚的物品。值得一提的是,庆春城的百姓们普遍比大楚的百姓富裕,因此,需要的东西多,购买力比较强劲,这也是大楚商人们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毕竟一买一卖,获利还是比单边贸易要强的多。
陈文蕙发展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因为有着先进的思路,手里又不缺钱。大楚又不停的有人过来庆春城,因此,人口数目增加的也很可观,庆春城就像是打足了劲一样,飞速的发展着。
陈文蕙回到庆春城想想,眼下还真是有不少的事情要办,比如说庆春城的发展已经很快了,按照官员们的意思,今年就能收第一批开荒的土地税了。在这个时代,土地税是国家税收的大头。欧洲实行着十一税。每亩地收成的百分之十要上缴赋税。不得不说。这个是很苛刻的。中原大地历来比较注重减轻农民的负担,因此,十一税虽然也出现过,但是毕竟都是少数。大多时候。都是二十税一。甚至遇到了好皇帝。还有三十税一的时候。陈文蕙记得前世学历史,文景之治的时候,就是三十税一。被后世颂扬了很久。当然了,这个时代是被改变了历史的时代,很多原本后世才会出现的东西,现在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说简体字,比如说玻璃等等。这些都是拜扶苏皇帝所赐。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了汉朝,可是多了个大楚朝。大楚朝,也有过几个英明的皇帝,在任的时候,也有过三十税一,自然也不例外的被称颂了很久。
陈文蕙也一直在考虑要收多少的土地税。这天,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