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体会人间苦乐(2 / 4)
通了很多。农村户籍的,免费上学。城里想要过来念书的,也收,不过要交束脩。
苏老亲自教,主要也是为了给白泺弄些伴儿。
不收多,九个,算上白泺就是十个。
飞云先生的名号还有很有用处的,虽然没再招生简章上些,不过却跟新上任的县令说了。
这县令已经成亲,带着家眷上任,由县令夫人“无意”提及,自然就有不少人来报名。
吃住都在学堂,这样的学上可以带一个小厮,到时候给伙食费就好。
伙食费可不低啊!
因为粮食的价格依旧很高,所以这些人的吃食费用上,自己带口粮还好,不带的话……一个月一个人就得一两银子。
当然了,这个价格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并不算什么,出得起。
九个名额,很快就招满了。其中有一个,还是县太爷的小舅子。
学的知识参差不齐,所以苏飞云把这些人分成了两个班。
有白泺的那个上午教课,另外的则是下午。
选了个黄道吉日,暮宿学堂就开张了。
开张那天,县太爷来了,辽东江都也来了,还有几个富户、举人都到场。
也就是这时林素才知道,祝海昀已经被召回了京城,重新委派。
据说是因为办北昌县县令还有武郡伯有功,具体去哪儿就不知道了。
林素当然替他高兴,只不过走的时候没去送送,这心里多少过意不去。
如今的土庄子,每天清晨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村里也不像以前了,半大孩子到处疯、跑,全都进了学堂念书。
至于作坊,也开始干活儿了。
村里大半的媳妇儿都在这边做事,清洗鱼、虾等物,经过调料腌制,晾晒等着被拉走变成钱。
这些日子,林素在琢磨耗油。
海边牡蛎最多,这东西想来应该不算费劲儿。
其实,林素是有自己的想法。
她想去京城之后,开个火锅铺子。
耗油是油碟里,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他就不鲜。
前期发酵的那些,基本上就是要扔的货。
不过林素也不着急,慢慢研究,总能有回报。
除了雷云氏过来的那个管事,林素还把关嫂子弄来做车间管理。
原因无他,这妇人会认字,会看病,性格稳。
海鲜有些东西属于寒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