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思念(6 / 7)
差不多少。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查,顾驰进入考场。号房相比院试时的号房大了一些,毕竟大部分来参加考试的都是成年人,像顾驰这种年纪的,还是少数。
不过顾驰长的高,虽只有十六岁,和成年人的身高差不了多少。号房的床塌伸直身子,脚踝都要搭下去,有些拥挤。
将床板和桌面擦拭干净,顾驰将考篮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好。吃喝住都要在号房里,里面还有一盆炭火和一枝蜡烛。炭火即用来烧水,平时喝热水也方便,酷暑的日子,不断出汗,必须要即使补充水分。
至于吃饭,则由衙役统一提供,每位考生之前也是交过饭钱的。自己带食材做饭的话,天气热容易变质,吃坏肚子,还浪费时间,所以这几年朝廷规定统一提供饭食。
考生进入到考棚里,立即就有衙役来上锁,无必要情况不得出去,不得和他人交谈。接下来就要在这一个狭窄的考棚里,度过十多天的日子。
第二日辰时正点,三声铃响后,考官阅读考场规则,衙役分发考卷。
第一场三道四书题,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都有字数要求。
顾驰看了一遍考题,不仅有些头疼,果真是举人难当啊!
首题的论题是“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看着很稀松平常,可实际并非如此。
首题由主考官出题,据说他和一位内阁大臣不和,多次当面抨击这位内阁大臣“城府极深、吃人不吐骨头、不仁不义。”
如今在考场出了这么一道题,可真是棘手,怎么写,都会得罪两位大人,尤其顾驰作为一府案首,他的文章势必更受关注。
按照主考官的意思来,即便这次通过乡试,可日后如若传到那位内阁大臣耳中,权大势大,万一是个记仇的,那可能一辈子就这么完了。如果讨好那位内阁大臣,那直接的后果就是这次乡试要完蛋。
短短几息间,顾驰脑海里想了许多,不畏热的他此刻后背出了一层冷汗,后衣也被汗浸湿了。
他深吸一口气,坚定下笔,不管会有如何后果,还是坚持自己心中的想法,仁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无关身份,只有仁德与否。
次题是一道截搭题:“羊父母干龟动乎”。因考题都是从四书五经里出题的,为了避免撞题,就会出一些截搭题,毫无逻辑,还容易让人懵了头脑。
顾驰在脑子里转了一圈,确定了出处,才开始在草纸上下笔。
第一场考试总共七道题,三天时间,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