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想亲我啊?(3 / 9)
大,没有共同话题,没有共同的交际,感情只会越来越淡,等日后他们当父母的不在世,等到孙子辈、曾孙辈的长大,那差距是愈发难以弥补。
她也不求大郎二郎能走多远,慢慢来就行,只要他们肯努力,即便只是考个童生,到老了也不用再辛苦的干力气活,也不会在外人看来他们当哥哥的没出息,影响兄弟间的感情。
顾驰自然知道顾母的担忧,两个哥哥从小护着他长大,不管到什么时候,他都不会因为身份的差距或是什么而同兄长生分。
不过对于父亲和兄长读书,他自然支持。那些世家大户,族中的子弟大多很出色,才能延续数百年而不倒。同样的,他们顾家要想站稳脚步,只有他一个人可不行。
关于科考的事一锤定音,没有什么继续说的。
顾驰拿出从洛州府领的一百两奖银,“这些娘放好,看看有什么要添置的。”
吴氏看着银票,笑开花,“又拿回来一百两,真是发财了,三弟考一次试,光奖银都得了近三百两,这来钱可真是快。三弟,我以往听说,考中举人还有送房子、送商铺田地的,有吗?”
顾驰解释道:“前朝是有这种情况,因此官绅特权泛滥。新帝继位后,便命令规定,凡科举有功名者,不允许收受一丝一毫东西,一旦被发现,将没收收礼人和送礼人的财产,收礼人的功名降一级,十年内不允许参加科考,不允许做官、教书育人等。所以如今没有这种情况,朝廷之所以设置奖银制度,也是变相的为学子提供保障,不让他们有太大的生活压力。”
吴氏有些遗憾,“可惜,没有赶上好时候,不然现在多少人送好东西啊!”
顾驰笑了笑,“大嫂,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少了许多收受贿赂、不公正的事情,我才有幸考取功名,如若在前朝,多少真才实学的人一辈子不能出头。”
吴氏点点头,“对,还是三郎看事情看的深,有这么多奖银就很不错了,咱们辛辛苦苦二三十年也才挣这么多钱!”
顾父敲了敲桌子,“三郎这次得的奖银,留出一百两,剩余的近二百两拿去买地,举人名下有五十亩的免税额度,咱们也用不完,将叶家、还有你外祖家的地也挂在咱们名下。”
顾驰自然应下,他也是这么打算的。
顾父又开口,“还有一件事,你考上举人,董里正送来五两银子,这是整个村子给你的支持。这银子刚好可以买一亩地,每年产出的粮食,就用来建设整个村学,修缮屋子、买书籍资料等,这钱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