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9 / 10)
笑着跟王文广说道,“这要是有拖拉机就好了,连接上犁头,很快就能把地翻完了!”
王文广笑笑,说道,“翻地用拖拉机,割麦子用收割机,咱们就在边上看着就行了?天还没黑,你又做梦了?”
梁校长哼了一声,不再理他了。
秋收过后,因为各地欠收,各地的粮食供应更加紧张了。
市政府为了安抚群众的情绪,避免出现更大的乱子,要求各地粮店必须每天营业,粮店能进到的货不多,每天都要扣着数量往外卖,因此往往一开门没多久就卖完了。很多人抢不上,没办法只能早早来排队,甚至有人半夜就去占位置。
惠阳因为城镇人口比较少,比平城的情况要好一些,但赵珍珍也明显感觉到了粮食供应的紧张,她两次早上八点去买都没买到,后来早上五点去排队,堪堪算是买到了。虽然是买到了,但有数量限制,每次不得超过十斤。
她和孩子一家五口,再加上郭大姐经常回来蹭饭,一个月的粮食消耗至少在一百五十斤左右,也就是说,隔两天就得排队买粮,比之前麻烦多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大多数粮店都在为进不到更多的粮食而发愁,有一个人,却在为粮食太多而发愁,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李场长。
本来他对王文广他们搞的项目持一个观望的态度,没想到这些知识分子还真是很有一套!竟然真的做成功了,现在农场里的粮仓里装满了粮食,有小麦,有玉米,有大豆,有花生,有地瓜,总之应有尽有!
他要是把这些情况汇报给上级,估计上头立即会有文件提出通报表扬,但除此之外呢?
农场的这些劳改犯可能不知道外面的事儿,他可是知道,现在到处缺粮,各地的粮仓估计都急需粮食!他手里的十几万粮食不算多,但也着实不少了,要是被人盯上了,上头提出来全部上缴,那他能怎么办?
不能不交,但如果真的上缴了,肯定他还能得到别的好处,比如调一调职位。
虽然现在的农场也不错,但如果有机会,能往上走一走更好。
李场长反复考虑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决定先报给陈市长这边,毕竟王文广这个项目的资金是平城市政府出的,虽然现在来看,几千块钱根本不多。
他不知道的是,这件事儿已经有人汇报上去了。
赵珍珍作为张处长的直接下属,隔上一段时间就要写一份工作总结上报,但不可能为了一份报告专门去平城,大都是通过邮局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