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5 / 6)
走到半路,她忽地停下了脚步,飞快地从书本里翻出梁毅的信。
怕她走后,周家会进她的房间乱翻,姜瑜一直把梁毅的信夹在小学课本里,带到学校,这回倒是派上了用场。
姜瑜飞快地翻开信,又读了一遍,终于发现了自己先前忽视的地方。在信中,梁毅先是明确地说了,他是从六年前,姜父牺牲后,就开始给冯三娘汇钱,而冯三娘是五年前才嫁到周家的,那梁毅第一年寄回来的钱到哪儿去了?
冯三娘明显不知道,但凡她收到过一次钱,她就绝不可能不知道梁毅这个人。
而且在信的后面,梁毅还说了“你继父一直瞒天过海,他一个人肯定做不到这么天衣无缝,这件事比较复杂,你不要再管了”,想必,他也是想到了这一茬,甚至猜到了其中的猫腻,所以才会一再嘱咐她不要轻举妄动,等他回来处理。
也是,在冯三娘改嫁前的那一年,能拿着她的户口本去取钱的除了姜家,不会有其他人。事关原主的爷爷奶奶叔叔之类的血亲,在封闭还很讲孝道的农村,原主能做什么?做什么都很容易被人戳脊梁骨,这件事还是梁毅这个外人出面比较合适。
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姜瑜吐了口气,把信收了起来,深深地替原主不值,替原主的父亲不值。
姜瑜沉着脸,拿着鸡蛋回了周家。
因为姜老太婆这一耽搁,她回去得比较晚了,周家已经开饭了。
姜瑜去盛了一碗饭,端上桌后,看了周老三和冯三娘一眼,忽地掏出鸡蛋,往桌面上一磕。
看到一只煮鸡蛋突兀地出现在饭桌上,冯三娘讶异极了:“小瑜,谁给你的鸡蛋?”
姜瑜垂着眼睑,一副情绪不高的样子,眼神却一直留意着周老三的表情:“今天放学的时候,一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太婆过来给我的,她说她是我奶奶。”
听到这一出,两双筷子同时磕到了桌子上,一双是冯三娘的,一双是周老三的。不过因为冯三娘的情绪很激动,动作弧度很大,把周老三的反常盖过去了。
冯三娘把筷子一扔,站了起来,抓过桌子上那只鸡蛋,嗖地一下扔进了院子里,愤怒地说:“小瑜,妈跟你说,那老太婆不安好心,谁知道她的鸡蛋是不是下了药,你千万别吃她的任何东西。以后也别跟她说话,见了她就绕道走。不行,她肯定还会去找你的,妈跟你说,下回她再来找你,你就叫孩子来喊我,我撕了这老太婆!”
能逼得冯三娘把珍贵的鸡蛋给砸了,姜家老太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