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东宫皇太子(四更)(1 / 3)
自打江秋发现自己对六郎开始心术不正之后,她倒不着急回去了。
晃晃悠悠的在临安城的郊外买了块空地,从当地的养有仔的人家那里买了好些个半大不小的小仔回来,豆腐坊每天剩下的豆渣子,火锅店的剩菜剩饭,拉过来养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养场找了附近老实巴交的一对中年夫妇看管着,他们家的两个小伙子每天就负责从豆腐坊和火锅店收集豆渣子,潲水拉回去,一家子都是老实人,江秋意照看了几天也就撒开手让他们去管,自己很少再往那边去了。
等到临安城的佃户长工什么的开始收麦子的时候,已经过了快到五月端午了。今年的日头足,地里头的麦子早就晒的金黄金黄的,想必石屏那边也开始收割了。
可江秋意却莫名的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拖着拖着就不想回去。一直到糊涂县令连续来了三封信催她回去,她这才安排好手头的一切,准备打道回府。
离开石屏足足得有一个月多好几天,江秋意回到谢家村的时候村子里每家每户的麦子已经割的差不多了,全都在自家门口,院子里洒扫干净了晒着呢!
可大伙脸上却没有露出半分丰收的喜悦,反倒是一个个的垂头丧气,活跟马上就要吃不上饭了似的。
江秋意心里头明白,一定是朝廷征粮的命令正式下达了,粮食被以市价三分之一的价格征收上去,庄稼人却要拿着这些少得可怜的钱,在去买大户人家囤积起来高价出售的陈年旧粮,这一来二去的,恐怕勒紧裤腰带都要饿死一人。
大秦律法严苛,对于那些不缴纳征粮的人可是有好些个残忍的刑罚等着呢!
偏偏这征粮,还全都必须集中在县衙门口进行,江秋意在信中跟司徒律津提过,让他试着将命令下达到每一个村子,由本村的里长负责征粮,不要在县衙门口聚集那么些人,饿着肚子人很容易发生的。
可司徒律津却没有办法按照江秋意的办法执行下去,因为衙门没有那么些人手,到时候粮食征收上来了再往县衙运,也是个麻烦事!
本来还指望着杨大将军派回来的押粮的士兵能帮帮忙,没想到前线战事吃紧,他安排不来那么些人手,只象征性的派回来几个人协作地方征粮,回头怎么运送到前线,还要司徒律津自己想办法。
这几日司徒律津被这些个事情压的吃不下睡不着的,嘴巴都急出了好几个大火泡,正坐在衙门里绞尽脑汁的想着要怎么征粮,怎么运粮,怎么让石屏的老百姓平稳的度过征粮之后无米下锅的饥荒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