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形势变化(二更)(1 / 3)
江秋意最终还是没等到三姐回门就马不停蹄的返回丘陵了,学堂的草图她已经画好,全权交给了楚大圈负责建造。
他第二回帮江秋意重新盖的鸡舍,面积是原来的三倍之大,架构结实选料上乘,半点没有从中动手脚捞油水,内部还是沿用原来老鸡舍的结构,江秋意十分满意,便将临安城那边的养猪场也交给了他去扩建,如今学堂的建造,更是全权交给了他负责。
而崔老夫子也没有因为学堂一时半会还没盖起来就将私塾的教学往后拖延,而是在谢家的大宅里选了个宽敞明亮的中堂,令人买回来书桌笔墨纸砚,就开始开堂授学。
最高兴的莫过于六郎娘了,这下子好了,家里头永远都热热闹闹的,有她这么个一天到晚捯饬一大堆小点心好吃食来慰问小学子的好奶奶在,那些个陶的不行的小屁孩,别提有多愿意来上学堂了,倒也是相得映彰。
四处奔波的日子最容易过去,江秋意花了一年的时间在丘陵的梯田改造计划上,全部梯田开垦成功之后,她便开始在整个北秦地区二十三县逐个地方的视察,每到一个地方便同安王商议着制定相应的计划富裕地方,一连三年,昼夜不懈。
这期间朝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原本一直支持太子的禹王,在东宫被贬之后逐渐的崭露头角,短短三年,已经发展成朝堂上风头最劲的王爷,实力碾压有勇无谋身边又无能人可用的梁王,梁王在东宫失势之后也有过一段无限风光的日子,只可惜好景不长,如今隐隐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入主东宫之势的是禹王。
只是从来都没有人知道,皇上剥夺了安王的太子之位,却从来没有勒令他上缴太子玉令,甚至安王亲自上奏请示交回太子玉令,奏章呈上去之后却石沉大海要无音讯。
要不要交,皇上一句准话都没有。
安王一开始忐忑不安,司徒律津也疑心这是另外一个阴谋陷阱,万一将来被反过来污蔑安王心怀不轨,不肯交回太子玉令,意图谋反怎么办?
江秋意想了很久,查看了当今皇上登记以来处理功臣罪臣的一些档案,总结出来一个结果:当今的皇上啊,有着古今皇帝的通病!多疑,善变,制衡。
在他心中皇权恐怕早就超过了家国大事,亲情人伦,安王当储君深得民心时他忌惮安王,生怕他会因为章后之死,章氏被打压没落之事记恨自己。
太子被废之后,皇上恐怕早就料到了禹王或者梁王会日渐势大,毕竟他这么多年一直将眼睛盯着最优秀最得人心的儿子身上,忽略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