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归家探母(四更)(1 / 3)
要怎么向萧太后和魏国百姓交代,他竟认不出自己人,弯刀挥起,在秦人面前砍下了自己人的头颅。
他没想过要来打战的,耶律楚雄谎报军功,他只是过来接管闸北城,代替他收获胜利的果实的。预料到了耶律楚雄会反抗,所以他带了自己的兵马和萧太后的懿旨过来打算震慑他,可他从来没有想过挥刀相向,自相残杀。
可如今呢,面对弯刀下倒下的自己人的尸体,他百口莫辩,耶律楚兆激怒惊惧攻心,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射而出,当场不省人事。
将士们想乘胜追击却被谢六郎拦下了来,闸北城城门紧闭,他们在城墙上严阵以待,磨刀霍霍,那些咬碎了牙和血吞的魏军,只能怒目相视,连想同归于尽都做不到。
哀兵必胜,谢六郎明白此时的杀红了眼的魏军如同绝望的困兽,猎人如果着走到了跟前,不止收获不到猎物,反而会被撕碎了喉咙同猎物陪葬。
闸北大胜,杨力大将军在朝堂上力排众议,推荐了屡立奇功的谢六郎擢升正四品忠武将军,接替识人不明魏篙担负守卫闸北城的守将一职。
闸北的大胜在整个大秦掀起了滔天大浪,甚至连土城之战谢六郎以少胜多之事又被旧事重提,民间民情沸扬,谢六郎的威名经由兴奋雀跃的老秦人口儿相传,一发不可收拾。
朝廷再也无法无视此等盖世奇功,他救了大秦的军队,救了一城的百姓,挽救整个国家免于战火涂炭的危险。
谢六郎,大秦数百年来最神勇的将帅之才,老秦人从来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甚至连上一次大将军杨力打的那一场胜战,都多亏了谢六郎勇猛,奋不顾身的奔袭两地,有勇有谋的相助,才让大秦对北魏,打了数百年来的第一场大胜战!
杨力大将军对此并不否认,他甚至私下里承认,他和谢六郎相比,不过是出身上占了优势,因为他是平民出身,又得罪了出了个皇贵妃出了个禹王的大门阀魏氏,所以才当了几天先锋官就被撤职。
一时间民情激昂,犯了众怒的魏氏和禹王,连夜就向皇帝上了奏章,为谢六郎请功,甚至皇帝的封赏刚刚到达闸北,禹王,梁王,各大门阀世家的贺礼便随后送到了。
忠武将军一时间风头无二,众人皆以为他该从此平步青云了,谁知道他却爱上了闸北的风雪,放弃了禹王,梁王伸出的橄榄枝,不肯去那花团锦簇的长安,而是坚持戍守边城。
三年已过,一千多个日夜不曾归家的谢六郎终于获得大将军杨力的恩准,归家探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