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太子妃的荣华路 >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七章(2 / 6)

以往的战术,很自然的,高煦采用了分散防御之法。

只是没想到,这新可汗却不按常理出牌。他舍弃了自己的优势,集中潜伏在宣府、大同等地附近的兵马,数十万之众突袭蓟州。

这几个地方距离并不远,对方有心遮掩之下,大周未能提前收到信报。

鞑靼南侵来势汹汹。

不过,大周也不是毫无应对之法。

这些雄关城高池深,抵御敌寇能力充裕,只要增援及时,蓟州吃紧局面,顷刻可解。

这也是大周没有扩招兵丁的根本原因。毕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还得考虑养兵的粮饷问题,负担不能过重。

“老臣附议,请陛下立即下旨。”

说话的是内阁首辅王瑞珩,皇太子话音刚落,他立即站起拱手附议。

“老臣附议。”

“微臣附议。”

……

女席这边屏气凝神,男席那边一个接一个出列,纷纷请求皇帝立即下旨。

“诸卿所言甚是。”

昌平帝不待所有人说完,便出言打断,他紧接着又问:“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增援良策?”

说话间,他将视线投向男席首位的太子。

方才这短短瞬间,高煦已快速思索了一遍,闻言也不迟疑,立即便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应立即自京营抽出十万兵丁,再从大宁、保定等地调遣班军十万。”

“共二十万大军,立即前往蓟州增援,可由大将张为胜率领。”

大战刚刚开始,敌军策略未明,为防鞑靼虚晃一枪,宣府大同等边城的兵力不可以轻动,只能就近从其他地方调遣。

“太子所言甚是。”

昌平帝虽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好歹有一个好处,他不是不了解自己的斤两,同时,他还很明白太子的能耐。

若是事情不紧急,他不介意乾纲独断,但事关屁股下龙椅的稳固程度,他不敢含糊,因此立即采纳了高煦的意见,颁下圣旨,“来人,立即传旨。”

“京营十五卫立即整装,再连同大宁、保定班军十五卫,由张为胜统帅,立即出发增援蓟州,不得有误。”

张为胜,是中立保皇党,因此皇帝旨意下得很痛快。

而这人恰好回京述职,参与皇长孙满月宴,刚好就在大殿中,闻言立即出列领旨。

“臣领旨。”

话罢,他匆匆出宫,前往京营点兵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