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唐盛世(2 / 4)
李渊立刻就急了:“没主意,你怎么能没主意——”话说到这里戛然而止,李渊定了定神,才反应过来那句“顺势而为”的内涵。
“妹妹,要是大势所趋,那你就?”李渊小心翼翼问道。明明在自家,明明有重重防护,外人绝不可能打探到,但是李渊还是不敢大声出气。
谨欢点了点头:“对啊,要真到了那个地步,就是老天爷送上门来的大礼,我又为什么不要呢。”
李渊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妙,“那什么,妹妹啊,这天下,哪能那么轻易就到手呢,送上门来这个,不大现实吧。”
要是真到了那个地步,动心的又怎么会只有他们李家呢?
远的先不说,宇文家那些个不是好东西的,不动心?还有杨素和他那几个儿子。杨玄感这厮可真不是个东西,上回在长安城遇上,那鼻孔恨不得都要朝天了。
“杨玄感这个人,有枭雄的心,却没有那个命,你且看着他得瑟吧,蹦跶地越欢,到时候摔得越惨呐。”对于这些注定是秋后蚂蚱的人,谨欢连收拾一通的想法都没有,没有原因,就是懒得。
与其现在废了老鼻子劲儿收拾了他们,还不如等到了合适的时候来个一锅端呢,那多方便啊。
“那我在岐州要不要?”
“若是有合适的人才,哥哥就尽管收下,找机会送回来便是,至于其他的嘛,多说多错,只以不变应万变就是了。”
窦氏闻言心中一动,只是她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在还没到那种地步的情况之下,不管什么时候,事情都不能外泄。故而哪怕她想到了家中的兄长叔伯,也不能动其他心思。其实仔细论起来,窦家也算是人才济济,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未必不能成为李家的动力。
窦氏虽然是窦家女,但是她如今已经嫁入李家,最看重的自然还是婆家的利益。毕竟这可是跟她的子女息息相关的,为人母的,哪能不在意这个呢。
“这些都不是最紧要的,现在太子还没登基,他登基之后到底会怎么样也还不知道,我们也只能尽量多做一些准备罢了。尤其是粮食,要是真逢乱世,这粮食,可比黄金贵重多了。”
陇西一带适合种棉花,从前霍去病和卫长公主就在这里种了许许多多的棉花。棉花是经济作物,在保障基本口粮的情况之下,其他的地都用来种了棉花,卖出去之后,获利自然是比从前全都种粮食要更好的。当然了,这里有也有这边地力不如江南一带的原因。
“江南那边,稻米一年两熟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