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63)(8 / 11)
所谓小赌怡情,臣附议安贵妃这个提议。”
而取缔了妓院,就能够解放大量的女性,最主要的是对于后世的影响,没有了妓院,后世将会有大量的女性免于灾难。
现如今朝廷正绞尽脑汁思考着该怎么增加人口,竟然忽略了妓院,若是解放了妓院,这些女子不仅可以嫁人,还可以进入工厂解决工厂的用工荒。
四爷点了点头,举一反三道:“民间的尼姑庵也需要排查,凡是没有度牒的尼姑全都命其还俗出家,就地安置。”想了想四爷又道:“鼓励民间寡妇再嫁。”
旁边的敏宁喝了一口茶道:“鼓励寡妇再嫁可没那么容易,现在有多少个家族指望着一座贞节牌坊,这些女子年纪轻轻守活寡,难道是她们自愿的?”敏宁抬头扫了面前的两个男人一眼,“不过外界逼迫而已。”
当年太上皇还未主政,主要就是孝庄太后跟四大辅臣争夺权力,四大辅臣发放贞节牌坊原本就是打孝庄太后的脸,毕竟孝庄太后可是下嫁过多尔衮,在世人眼中根本称不上贞洁,在那个年代发放贞节牌坊是带有政治因素。
朝廷的政策是鼓励寡妇再嫁,可偏偏又发放贞洁牌坊,这简直就是驳逆之策。
四爷听她说着阴阳怪气的话,一旁的张廷玉吓了一跳,这位贵妃娘娘竟然在皇上面前说这种话,显然是对于民间的贞节牌坊嗤之以鼻。
四爷却好声好气的问她,“你有好主意?”
敏宁放下杯子不满道:“贞节牌坊原本是鼓励节妇,而不是用来将一个女人困着一辈子,守着这冷冰冰的一块石碑。”她看向四爷,认真的说,“我觉得这贞节牌坊发的太多了,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继续说。”四爷在桌子上点了点手指。
“以后发放这些贞洁牌坊应该慎重,查清楚对方的对于国家的贡献,不是守节就能够发。相反守节反而制约国家发展,寡妇全都守节了,那些娶不到老婆的光棍,就成了社会上不稳定的因素。只有阴阳调和,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所以我觉得这贞节牌坊这玩意几十年上百年才发放一个,才能显示着贞节牌坊的重要性。发放的对象,全都年满五十以上,为国家培育出栋梁之材,或是改革国织布机之类的,帮助国家促进经济繁荣。像如今这样,一个地方都能拥有几十个贞节牌坊有什么用,困住的也只是女人,男人死了,女人凭什么赔上一辈子?难道女人就不应该站出来顶上半边天了?”
说到这里,敏宁又滔滔不绝起来,“这婚姻法也得改,两个人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