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说干就干(4 / 6)
钱。
苏巧巧笑了笑没说话。
回到村子里,不少人知道王大伯今儿去县城里买菜,见他们回来,都围了上来,纷纷打听挣了多少钱。
王大伯抿着唇呵呵的笑,就是不说。
最后问的急了,王大伯才伸出了五个手指头,得意的笑着。
“五百文?”
王大伯摇了摇头,五百文?他光是建个大棚都花了差不多二十两银子呢,五百文他用得着高兴?
见王大伯摇头,就有人瞪大了眼睛猜测:“不对?五两银子?”
一听说五两银子,所有人都惊诧了,纷纷看向了苏巧巧。
苏巧巧笑了笑,示意十一赶车回家。
不大一会儿,不少人就聚到了苏家,说他们也想种大棚。
苏巧巧笑着说道:“可以啊,谁种都可以,不过我这里菜种已经没有了,想种的话得到明年。”
明年不管是她这里,还是王大伯家里就都有菜种了。
苏巧巧没打算种大棚,村里人谁家想种她也不拦着,如果到时候葫芦村能发展成这蔬菜村子,倒也不错的。
一听苏巧巧答应了,都很高兴,纷纷打听建一个大棚需要多少银子。
可是一听说一亩地就得投入二十多两就有些不敢了。
一来他们家里没那么多钱,就是有那么多钱也不敢全都投进去啊,万一亏了呢。
“能不能少投点。”有人问苏巧巧。
苏巧巧笑了笑,提前给他们打了个预防针:“二十两算少的,光是一亩地的围墙就得不少银子,还有顶上的白纸,到了冬天实在冷的话,里面还得上烧炭上暖炉,不然温度不够,照样长不出菜。”
从苏家出来的时候,有人就转身去了王大伯家里,问了王大伯。
王大伯在一开始种大棚的时候就听苏巧巧说过,以后不止他们家种,村里很多人都要种,甚至种的菜还要运往府衙,甚至京城等一些地方。
所以,这会儿见有人来问,也都很热情的一一回答了。
需要多少银子,中间还有除草,抓虫,翻地,上肥,浇水之类的,也说了以后价格可能可能会降的事。
大家伙儿从王大伯家里出来的时候心情都有点沉重。
既想建个大棚种菜,又怕投入太多亏本。
当天晚上,葫芦村许多人家都失眠了。
王丰收家更是如此。
王丰收是跟着王大伯一起管理大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