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4)
康熙三十四年到康熙三十五年这两年, 是自康熙登基后、礼部和内务府有记录以来最为忙碌的两年。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先是四公主恪靖受封和硕公主出嫁蒙古喀尔喀, 紧接着没几日便是显亲王丹臻之女受封郡君、出嫁蒙古科尔沁, 刚忙完两位主子的大婚,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就到了八旗选秀!
而八旗选秀选秀一过, 内务府和礼部的官员们还想着万岁爷将皇阿哥的婚事们下令都安排在康熙三十五年这一年, 他们终于能喘口气了。可惜想象丰满、现实骨感, 新年一过, 在蒙古各部亲王郡王们带着他们的儿子们进京朝拜时,居然不约而同的求娶公主,格格!
康熙想着目前他尚未出嫁的女儿中最大的温宪现年不过堪堪十四,最小的敦恪不过才堪堪五岁, 便决定从皇族宗室中选择适龄的贵女封和硕格格、郡主或郡君, 与蒙古各部保持联姻,借此加强对蒙古各部的掌控, 以达到震慑沙俄、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
康熙在皇族宗室中扒拉一圈, 选了已逝安亲王岳乐之女、以宫中抚养的名义封郡主, 出嫁蒙古土默特部贝勒额尔德穆图, 然后又选了庄亲王博果铎的长女和次女, 以宫中抚养的名义封郡主, 分别嫁给蒙古巴林部的公爵纳穆札和蒙古阿拉善部郡王阿宝。
三道赐婚圣旨一下,内务府和礼部的官员又一阵好忙,等到三位郡主全都顺顺当当的和亲蒙古后, 内务府和礼部的官员还来不及喘口气歇息一会儿,便又要着手安排雍郡王胤禛大婚的事宜。
一般而言,清朝的皇阿哥们长到十五岁的时候就要成婚。婚姻由皇帝在入选的秀女中指定,内务府行文钦天监选取指婚吉日,并开列帮办婚礼的官员与命妇名单。这帮办婚礼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出自礼部,而命妇则是从一品二品的浩命夫人则选择福禄双全(指有儿有女)的人担任。
经过钦天监选取吉日后,忙得脚不沾地的内务府官员们又带着仪币(赐予福晋本人,将在奉迎时抬回皇子府邸),赐币(是赐给福晋父母家人的,是真正的彩礼)前往乌拉那拉府。
等到内务府大臣领着执事人等到达乌拉那拉府时,乌拉那拉·景慧的阿玛费扬古已经穿着朝服迎于大门外。内务府大臣对着费扬古微微拱手,便指挥人马将仪币陈设于正堂,赐币陈设于阶上,赐马陈设于阶前中道,并掏出明黄色的圣旨、宣读大婚的具体时间。
等到费扬古领着子嗣、夫人领着女眷行三跪九叩礼,便恭恭敬敬地外带兴高采烈的内务府的官员们商议明日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