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三岔子屯(2 / 3)
得跟做贼似的,真叫人啼笑皆非。
火车在一天之后到达了吉林,全家人出了站就有老家的人和魏爸爸以前的战友老同志来接。
坐上车,又是一段长途之行。
得亏罗芙馨是二世为人,上辈子出差长途经验丰富,特殊时期在车上显然难换洗,所以早早的准备了夜用大流量卫生棉,一次到位。
只是路上她不敢多喝水,怕上厕所。
两辆小汽车就这么载着魏家人出了吉林,一路朝着魏家老宅所在的浑江市而去。从国道换到省道,再从省道换到乡镇土路。
六七月正是多雨的季节,半道天就下起雨,这土路就变成了泥路。
村路坑坑洼洼,汽车开在路上颠簸的很。而且一不小心,还陷进泥坑里,直接抛锚。
这下众人可傻了眼。
老太太身子,这一路颠簸已经脸色灰白。这会子车子停下,反倒能喘息休憩。
可天色将暗,停在路边也不是个事,得赶紧回到老家三岔子屯去才行。
魏丹就提出他和魏冉两个背着老太太走,可小福星反对,外面下雨,万一淋着魏奶奶,着凉受冻怎么办?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魏家大姑爷带着人和拖拉机过来接小舅子一家和老岳母了。
这拖拉机马力大,底盘高,不怕这坑坑洼洼的泥路。只是虽然搭了遮雨的油布棚,可还是四面透风,容易着凉。
好在大姑奶奶早有准备,在拖拉机车斗里装了厚实的大绒毯。
大家伙用绒毯把魏奶奶裹严实,然后全家人都围着她挡风,这就万无一失。
听着雨水打在油布棚上噼啪声,看着越来越多的绿色涌进双眼,嗅着空气中越来越浓的臭氧味和草木味,罗芙馨就这么摇摇摆摆上下颠腾着到达了目的地。
位于长白山脚下,鸭绿江源头的一个平静安宁的小山村。
其实打祖上论,老魏家并不是这地土生土长的。当年老魏家是关内人,可旧社会民不聊生,老百姓活不下去,就都去闯关东。一身破棉袄,一双破布鞋,再推上个独轮车,拖家带口的就流落到长白上脚下。
黑土地饿不死勤快的庄稼人,长白山养育了无数飞禽走兽,自然也能养育腹中空空,一无所有的闯关东们。
魏家就在这长白山脚下扎下根来,繁衍生息到魏爷爷这代,家里长辈张罗着就娶了魏奶奶。都是同村的,知根知底,半口袋高粱米送到女方家,这亲事就算是订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