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民情(4 / 5)
家去吧。”
说来也奇怪,杨大叔一番话,还真把他们的火气给消了下去,杜二与张五各自十分安静地去了,杨大叔也哼着小曲儿走了。
严思语心中暗忖,因向秦三元询问道:“这杨大叔……”
“杨大叔啊,可是个好人,曾经做过里长,这街面上但凡有了什么扯皮的事,都是他出来调解,说和。”
“这样。”严思语点头,“那他现在为什么不做里长了?”
“说起来,挺话长,现在的里长攀上了京官,把杨大叔给挤下来了呗。”
“哦。”严思语点点头,再没有多说什么。
又沿着街道转了大半个城,严思语倒也没发现什么新鲜事,于是打道往回走。
“三元啊,这杨大叔的家在哪儿?”
“大人是想?”
“没什么,随意拜访拜访而已。”
“呶,”秦三元抬手朝前一指,“就是那一家。”
严思语定睛看时,见是户齐整的院子,门口挂着一长串大蒜。
主仆俩走过去,秦三元抬手敲门。
门板开了,正好是杨大叔,上下打量二人一番:“两位这是?”
“杨大叔,我来看看您。”
“哦,是三元啊,里面请,里面请。”杨大叔说着,侧身让到一旁,从面儿上看,倒也跟一般市井中人有所区别,不以势利之眼光看人。
主仆俩进了院子,杨大叔热情招呼,又是奉茶,又是拿出旱烟问他们抽不抽。
三元和杨大叔开始拉呱,而严思语借着这会儿功夫,仔细地将院子细细审视了一番。
却是个朴实的农家人。
“大叔,我有件事,想请教您。”
“您说,您说。”
“如今街面上改使纸钞,不知道您怎么看?”
“纸钞啊,”杨大叔抓抓脑袋,“好东西,是个好东西。”
“怎么好法?”
“从前,咱们上街,口袋里总是揣着大把大把的铜钱,沉甸甸地,还老让贼惦记着,纸钞多方便啊,往怀里一揣,走起路来也轻松了,还不易让人察觉,您说不是。”
“想不到,大叔您还真开明,难道就不担心,这满大街的纸钞,有一天会变成废纸?”
“担心啥呀,”杨大爷脸上的笑纹一丝不减,“纸钞是朝廷发的,难道朝廷还能说话不算吗?”
“那,大叔,我倒是有个事,想麻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