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先帝宠妃(7 / 12)
子。”
安抚了两个丫鬟几句,如瑾低头细细思索段骞这件事。苦主走投无路当街投状,这种事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事情传扬得太快了。前日投状,昨日京城里已经沸沸扬扬,还有读书人写文章鼓噪申斥,若说背后没有推手,如瑾是绝对不相信的。
但这推手是谁呢?赶在次辅贝成泰查蓝家背债一案的当口,朝着首辅王韦录阵营里的段骞发难……如瑾不在意段骞会落得如何结果,也不关心朝堂上的党派争斗,她只担心这事对蓝家会有影响。
然而单凭凌慎之那边的力量,要明晰此事实在困难,如瑾想了想没有头绪,便只能先将心中疑虑放下。
恰在此时听得楼下隐约有说话的声音,如瑾房里的丫鬟都是知道规矩的,碧桃在跟前回事的时候其余人从不打扰,此时传了说话声音上来,想是楼里来了外头的人。
碧桃出去看了看,回来说:“是延寿堂的竹春来送花瓶。”
如瑾心中一动,“叫她上来。”
细碎脚步声由远及近,吴竹春抱着一只细腰净瓷粉彩瓶子进门,朝如瑾恭谨行礼问安,将花瓶交到了碧桃手中。那是前日折梅给老太太送去的时候所用的器物,花谢了瓶子要归还,都是各房里小丫鬟跑腿。
如瑾侧了侧身子,将另一面半干的头发对了火笼方向,笑问道:“早晨怪冷的,又是你走这么远做这等杂事。”
吴竹春露出谦卑温婉的笑容,回说:“这些日子奴婢已经很少做杂事了,只是姑娘这边的差事奴婢很愿意做。”
她这话暗暗交待了自己在延寿堂地位上升,与如瑾听到的消息差不多,她在那边已经有了几个要好的同伴,脏活累活分得少了。如瑾点头道:“你来的正好,有事要问你。前次听你说略知外间事,那么礼部尚书在朝中有哪些政敌你知道么?”
吴竹春略想了想,言道:“段尚书和王首辅一体,没有什么人与他为敌,最起码明面上是没人敢公开与之作对的。”
“贝次辅呢?”
“贝阁老为人很谦和,大家都叫他老好人,他与谁都合得来,也没过分亲近谁。”
那便不是王段一派了。如瑾发现吴竹春能够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比她自己坐在家中闭门苦思管用得多。凌慎之能打探出外头的新事,吴竹春却能帮她梳理脉络。
不过虽则如此,如瑾却也明白,光靠她们这几个人是不能洞悉朝中之事的,略略猜些皮毛罢了。看看时辰不早,她便将此事暂且放下,提起威远伯家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