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目击证人(1 / 5)
李氏并不是刻薄寡情的为人,京里出了这样大的乱子,谁家不是在刀头上过日子,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偶尔路过门前的陌生人,都有责任将人家救进府里来避难,何况潘家原本和刘家还有走动来往。于情于理来说,刘家都不能赶潘芩走,甚至还应该好好照看她。
然而这是刘家的情理,潘家那边的情理则该是早点将女儿接回去,而不是像如今这样任由小姐在别人家里赖着不走。潘夫人的遗体送回潘家之后,按理说他家就该来人了,可直到现在没有动静,完全不像是一个主母亡故的家庭该有的态度,就算对刘家怀恨,也该过来讨个说法吧。可偏偏人家就是什么事都不做,连自家小姐也不管了,仿佛潘夫人母女的事和潘家毫无关系似的。
而潘芩现在刘府里水米不肯进,一有谁和她说话她就啼哭不止,话里话外的意思透出来,隐约就是要嫁给刘景枫为妻。这让李氏十分头疼,本就因刀兵血光惊惧不已,家里又乱乱的全靠她主持,也是两天两夜没合眼了,潘芩这样横生枝节,让李氏对这姑娘的怜悯也被消磨掉了。
刘景枫是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莫说以前她对这门亲事就不同意,一直装聋作哑不搭理潘夫人套近乎,如今潘家和潘芩做出这样不合情理的事情,她就更不能同意了。眼看着明天刘家就要搬到别处去住,潘芩却不肯归家,她只好来跟夫君商量。
刘衡海闻听之后眉头皱得更深,就问,“怎么,潘夫人刚去世,又去得凄惨,怎么潘家姑娘现在心心念念的却是自己的婚事?”
他对潘家要结亲的心思也略有知晓,潘大人官职不算高却在管科举的地方任职,刘景枫要走文功,能和潘家搭上关系,也好有些助力,因此潘家有意来交往刘衡海也没有阻拦,直到对方露出了要结亲的意思,刘衡海也有考虑忖量过,只是还没有定下来,所以一直没有说破,双方就这么走动着。
他见过潘芩几次,对这个姑娘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觉得对方温柔知礼,此时听了李氏的话,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氏和丈夫不同,和潘家母女接触得多,早就看出了对方不妥贴的地方,便说:“她年纪小,也许是吓傻了吧。不过京里这么乱,我们家这两日又是内宅外宅混在一起照应,她在我家这么住着,日后传出去……恐怕枫儿怎么样也得将她娶进门了。”
闺阁女儿的名声是大事,一个没定亲的姑娘和年轻男孩子没内没外的同处一院,相互又不是亲戚,即便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即便是特殊时期迫不得已,但只要事情传出去,这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