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整治 (1)(10 / 25)
毕竟在他的主观认知中,邓布利多是一名资本主义改良派。
邓主张巫师界人人平等,反对黑巫师势力。
然而,他并未试图从实际角度改变‘纯血贵族’的特权地位。
也从未尝试清洗黑暗力量滋生之地,比如翻倒巷,魔法部,甚至霍格沃茨内部的利益集团。
那么,这背后,究竟是‘量力而行,专注对付最大危害伏地魔’的睿智有逼数。
还是终究跳不出时代窠臼,只是想治标而根本没有治本意愿呢?
厄尼觉得,通过这次的事件和谈话,以及邓布利多做出的抉择,也就差不多看清楚了。
说起来,厄尼自己的屁股也是坐在资本一边的,也是想当老爷的人,也算改良派。
但他认为,以英伦巫师界的情况,真想改良,需要动大手术,得往深了切,至于切的太深会不会死,抱歉,时代变了,适应力不足,就灭亡吧。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没办法和气团团,因为必然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
只有按照治本的方法去干,然后在制度上适当的玩混合,比如有新英伦特色的国资主义,才能呈现所谓‘中兴’迹象好那么几年。
像现在这种头痛脚痛都医嘴,流于表面,根本不行,只会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他也从反向角度考虑过社会改革的问题。
毕竟有格林德沃的前车之鉴。
他认为,真正推动社会变革的,是‘苦难的深重程度’而不是普罗大众的道德水平。
但凡有些奈何,大多数人宁肯选择苟活。
格林德沃的失败,在他看来,主因不是其推行的理念多么黑暗,执行的过程多么激进,而是针对的群体,没有非变不可的迫切意愿。
巫师圈的社会制度再落后,只要他们还能爬在凡世身上吸血,那么他们就具有老爷的基本特质,改革的意愿,就很难坚决。
从这个角度看,格林德沃的成与败,都系于‘理想’二字。
他对巫师群体未来的高瞻远瞩,对种种社会弊端的痛恨、和改变的决心等等,引发了思潮,获得了拥趸。
这反应的是民众对美好的诉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但,人类的五大基本需求,排一二的、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除了这两大需求,没有什么能让人(普遍的)不惜冒死去斗争,这就叫现实。
理想比之,还是显得有些太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