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蠢蠢欲动(2 / 3)
奴婢看,三郎与二郎一样,与郡主也是青梅竹马的情谊,平日里连奴婢也能看出三郎对郡主有几分不同,倒不如——”
还未待话说完,李氏顿时神情一凛,脱口道:“不可。”
银娘闻言诧异,却见李氏深沉不再说话,便也不敢再提。
此刻屋外秋风瑟瑟,李氏看着高几上缥缈的烛火,只觉得思绪也那般飘渺不定起来。
二郎、三郎皆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子,她又如何看不出这两个孩子的心思。
可正因为如此,阿蛮便更不能嫁给三郎。
因为阿蛮这一生不仅仅属于她自己,她的背后还站着整个李家。
阿蛮若嫁给二郎,自然能给二郎带来世族的支持,可这些一旦给了三郎,二郎便会陷入越发尴尬的境地。
论军心,前有大郎杨晋;论人心,后有三郎杨彻。
到那时,二郎还能有多少胜算?
这个答案几乎无需去想。
她不能眼看着三郎因着这些,生出与二郎一争的心思来。
决不能!
至于如今曹氏这突如其来的一手,却也突然提醒了她。
他们李家是百年底蕴的世家没错,但这些在兵权面前便削弱了许多。
世家文人在盛世是国家繁荣兴盛的景仰,在乱世便如铁蹄下的尘埃。
笔杆子如何能与冰刃寒铁相提并论?
便是弘农杨氏如今的滔天权势,不也是因为杨崇渊的亲姐姐当年嫁给了世人向来不屑的将门之家,又有杨崇渊亲自上战场,立下累累军功所得。
从前他们李家本居于世家为首,正是因为这些,才被杨家后来者居上。
如今虽维持表面平衡、风光,却终究没有能让她们心安的实权。
而这些实权,无不是从兵、将中所得。
现在要从他们李家挑选培养沙场将才已是晚了,若要一夕之间改变这被动的局面。
唯独,只有阿蛮了——
待回到无竹苑,李绥在婢女的侍奉下散了发髻,洁了面,玉奴此刻正在里屋替李绥铺被,点上熏香,刚出来,便见念奴悄声进来。
见念奴亲自上前侍奉李绥上床,婢女们便低头退了下去。
“郡主,听闻今日犒赏宴上,酒过三巡后,也不知是怎地,众人提及二郎君婚事已定,便问大郎君可有中意的长安娘子,谁知大郎君竟然当众向圣人求取郡主您。圣人当时惊诧,一时未曾回应,幸得宴上的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