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地之书绝世大儒文宫之下废尔儒位(6 / 15)
历史。
千百年后,或许他们也会被人提及,或许只是寥寥几字,但他们却实实在在被记住了。
这是盛况。
自北伐失利之后,大魏没有过的盛况。
可文宫当中。
蓬儒的声音响起了。
“着书成儒!”
“着作之书,需万民认可,他今日成不了大儒。”
蓬儒的声音,并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通过儒道神通,告知一些人。
其中就包括孙静安与严磊。
两人再听到这话后,顿时不由反应过来了。
是啊,许清宵着书。
说是说着书,可着什么书?即便是着书了,那又如何?想要真正成为大儒,需要得到万民认可,什么书能够直接得到万民认可?
即便是心学之书,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推广,以及口口相传,要有人去阐述其中道理,让人明白,否则的话,想要直接着书成儒。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蓬儒的话,让两人松了口气。
只要许清宵没有成为大儒,他们就能逃过一劫。
毕竟真逼迫他们废儒位,大魏文宫不会答应,无非是待会丢人现眼罢了。
可再怎么丢人现眼,也总比没有了儒位要好吧?
也就在此时。
许清宵的声音再次响起。
“今日,许某得圣意,有所感悟,着书千字文。”
“为天下百姓,着识字启蒙之作,愿我大魏百姓,人人如龙。”
许清宵开口,这是他五品着书。
千字文!
之所以选择千字文,许清宵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早就考虑了。
他需要教化万民,得到民意,自己明意是为学,立言是为民,而着书依旧为民。
千字文,学童启蒙之书,让更多的人去识字,去读书,拥有知识。
当然,许清宵进行了完整的更改,他之前一直在研究。
千字文之中记载了许多典故,许清宵则将大魏典故和儒道典故加在其中。
不然的话,有一部分写上,就完全不通顺了。
而这!
这就是许清宵着作之书。
此声响起。
传至大魏京都每一个角落。
下一刻,许清宵再次开口,诵念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