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4 / 4)
。
康熙越听越不对,黑线道:“南巡不是止于江南吗?怎么你连郑经那地都想去一趟?”
顾夏无辜的回望他,勾起和善的笑容给他洗脑:“不真正的去自己的土地上绕一圈,只听着官员的糊弄,旁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权衡着去信,这就很成问题了。”
其实她就是想走走,一是去玩,二是想发展一点先机。
如果说八零年代满地黄金随你捞,那么在这个时候,战后百废待兴的时刻,那就需要一个黄金眼,去发现各地的金矿,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都得迫使人去挖金矿,哪怕对方不理解。
再一个,龙凤胎现在也长大了,该出去见见世面,省的养出小家子气来。
下面两个小的双胞胎,都会爬树气她了,跟着出去,一点旅途劳顿,怕是不成问题。
她这边什么都想好了,就被康熙泼冷水了。
“现在是秋日,要下南方走水路还是陆路?”
走那个都不合适,顾夏心塞,无端的想起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应该是这样的。
我大种花的基建无人能敌。
想到这里,顾夏双眸亮晶晶,柔声道:“确实都有些不妥,各有各的短处,不如这样,我们走我们的,让工部的人跟在后头修官道。”
康熙:……
“我们有官道的,只不过有些颠簸。”
顾夏想着去庄子上的官道,确实颠簸,不过不是有些,而是非常颠簸。
若是晴天还好些,若是逢上雨天,那满路泥泞简直了,深一脚浅一脚的,都没眼看了。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想想怎么干掉郑经的?刚开始还要依赖荷兰的舰队,后来自己就能上了。
毕竟凡事求到旁人头上有些不妥,特别荷兰对他们很是防范,后来还是几个工部的人,装成小兵,在跟荷兰交接的时候,偷偷的跑上船,想取点经,结果被荷兰人赶下船,弄得灰头土脸的。
这年代的读书人,哪个没有傲骨?登时都不干了,放话自己绝对能自己制造舰队。
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大清拥有比荷兰还多的舰队,这时候在海上面飘着,正跟周边国家友好交流呢。
她偷偷的混进去一艘,跟在后头拣偏宜,做点小生意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