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圣诞节不赚一笔怎么配当……(5 / 11)
路的正经工作除了搞铁路,就是偷摸搞情报。
这事就很复杂,刘嘉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满洲铁路搞出来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把中国的物资运出去,同时在勘测的时候还能搞情报。
但是,勘测和修路的主要劳动力是中国人,解决了过剩劳动力的安置问题,而且那铁路一直用到建国以后,在工业不发达和资金短缺的建国初期,这片铁路承担了很多运力,把工业重镇的东西运送出去。
铁路本身是无辜的。
刘嘉只能跟顾宗华说:想想咱们的青岛,跟工人说,别太认真,干活的时候能混就混,能躺就躺,别真情实感的埋头苦干。
顾宗华的回复只有两个字:明白。
刘嘉不觉得他能真明白,他又没有前后眼,怎么会看见后面几年发生了什么。
总之,先让逃荒的人活下来吧。
后来,顾宗华又发了一个电报,告诉刘嘉:他已经离开大连,前往珲春,那里是满洲铁路东宁段的计划建设点,有一批人会被送到那里,他做为华洋赈灾会的成员有义务去实地考察那个地方安置的情况。
他会去的还有一个理由,是听说珲春那里有一些有意思的民族工艺,也许可以给刘嘉一些灵感。
再往后,一直到刘嘉去了慕尼黑,然后又回来,顾宗华都没有发来一条电报。
也许此时的珲春连一个电报局都没有。
刘嘉也不着急,那里再怎么说,也比饥荒严重的华北五地要强,顾宗华不会被人吃掉。
刘嘉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重新看报纸上的新闻,想要找出更多的赚钱渠道。
1929全球金融危机。
一直到二战开打,各国工业齿轮被战争驱动,剩余劳动力都上了战场,才缓解下来。
即使到了1929年,也是穷得穷,富得富。
在她的印象中,中小公司几乎死绝,但是垄断行业的巨头们过得特别开心。
9年时间,刘嘉必须把公司变成垄断巨头,才能活下来并实现她的理想。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当初上大学的时候,这四个垄断组织的区别,为刘嘉的《经济学原理》考试挣了15分。
那个时候,她只是把书本上硬背下来的解释复制到试卷上。
没想到,有朝一日,她竟然要考虑Emma公司是要成为托拉斯,还是康采恩。
琢磨的内容还有收集的资料都够写毕业论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