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远东铁路的生意既然谈……(8 / 10)
胺,但是,化学式呢?不知道。
闭着眼睛瞎提炼不是不行,但是在没有鼠疫杆菌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没人知道。
而且,东北还等得了慢慢实验吗?
一系列的问题压在刘嘉的心头,不管了,记得百浪多息最早使用的方式,就跟上次杀锥形虫一样,直接往肚子里灌,往身上扎。
“我想买一批百浪多息,送到中国。”
拜耳公司的人对此没有感到太大的惊讶:“好的,您希望从热那亚港口运输,还是从马赛运输?”
“我希望走铁路,从柏林出发,走俄国的远东铁路线。”
对面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俄国?您确定吗?那里现在一团乱,您的货可能会在半路被抢。”
“不是吃的不是用的,不过是一桶桶的红色染料,谁要抢,不会有事的。”刘嘉对此持乐观态度。
她乐观的原因自然不是因为百浪多息对普通人无用,不会被抢。
而是押运它的力量,不是一般人能捍动的。
根据那份合同的细则,火车进入俄方领土,就会一路被官方派出重兵力武装押运,从莫斯科沿途发货,一直送到位于远东的中俄交界边境。
路上没有人敢动那列火车,除非是想早登极乐。
拜耳公司的人对刘嘉的计划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份计划几乎是占尽这个年代的一切优势条件。
如果她选择的是英法任何一家老牌列强做为出口方,这事成不了,她偏偏选的是德国。
在欧洲诸国中,唯一一个在战争之后与俄国抱团取暖的国家。
如果她不是有从美国运来的粮食物资做为主要运输对象,俄国也不会运用国家力量帮她武装押运到远东地区。
从铁路运营计划来看,从柏林运到满洲里,全程火车也就只要十天,比海运活生生的少了一个多月。
刘嘉在低头看文件的时候,郑不艾进来了,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想说的又不好开口的话。
刘嘉抬头看见他,便对他说:“有话就直接说,不用跟我说不知当讲不当讲,如果不知应不应该讲,那就不要讲。”
是她一贯作风。
郑不艾鼓足勇气问道:“听说,你要从德国运一批货到俄国?”
“不是俄国,是运到中国,怎么,你想走私?”
郑不艾抓抓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也不是走私,就是我们有几个同学想去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