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西隅的天空(二)(改) (觉得之前有……(1 / 7)
“荒芜之阳”, 那是闇域天幕上的“太阳”,却并非真的光照物。
其是由地下城制造的人为光源,于昏暗的天幕上散发血色的光芒。每天如时钟上的时针般围绕十二区旋转。
而按照闇域的规则, “荒芜之阳”到达的时候, 是十二区对于明域人最容易通过的时候。
“闇域有两个永恒的准则。一,尽量不要行走在纯粹的黑暗中。”
“二, 不要接触黄昏之路上的‘规则’和其下的‘岩浆’。”
莱拉对雷恩斯又说了一遍。
这个概念,他早在之前便有了解。
准则一, 是因为闇域的特殊环境。在这里, 黑暗会使明域人变得弱小, 闇域生物变得强大, “荒芜之阳”会减弱这种效果。
准则二,则是因为黄昏之路的特殊性质。
黄昏之路, 遥遥望去,其穿插在血腥荒原中。
但与旁人的想象不同,那并不是一条土铸成的大道, 而是一条漫长狭窄的独木桥。上面累聚不断复生的恶兽。
其却横亘于滚烫的岩浆之上,浮着腥臭味的结界从明域与闇域接壤的边际开始, 将岩浆与桥包裹, 无数黑点绽放其上, 如同无形的眼睛。
那实际上是“神之规则”的化形。
在传闻中, 这些规则即“禁制”, 是明域的神明和闇域的邪灵在神创纪的对抗中形成的。
结界和岩浆分别出自二者, 防止明域人深入、闇域人出来。
但由于力量不均, 禁制得到了扭曲,它们甚至会对旁边的环境进行影响。
“不过,你今天第一次探索, 我们就不尝试黄昏之路了,过去的机制过于复杂。我打算让我们首先尝试在日照期的西隅区探索。”莱拉说,“随后等时机合适了,我们再尝试‘随日深入’的方法深入。”
雷恩斯:“‘随日深入’?我记得这是两种深入闇域的流派之一?”
“是的,另一种流派,是针对第一条准则进行挑战,在黑暗中继续在本区前行。现在这种,则是挑战第二条准则,选择每次跟随荒芜之日在黄昏之路上划区。我个人更偏好第二种。”
莱拉对雷恩斯科普。
雷恩斯则谨慎地听着她的话。
望着莱拉平和的脸,他竟走了一瞬间的神。
她一边走,一边严肃地讲述规则,如同一位耐心的、细心的导师。
雷恩斯喉头一动。她似乎已经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