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叁拾柒(3 / 5)
元士咳了咳,摆足了讲一个大故事的架势,将两年之前慎王的求亲大戏娓娓道来。
那时,二皇子李佑时刚刚入主东宫,朝野之中,物议沸腾,为三皇子李佑鸿抱不平之声尤甚。
皇后娘娘为向慎王表达些许安慰之意,有意给他指一门好亲事。
皇后将此意透露给慎王的第二日,他便在朝堂上弹劾太子李佑时结党营私。
长长的一串朝臣名单,第一个就是何挽的兄长。
慎王罗列了骠骑将军与太子李佑时的种种勾结,可谓是证据确凿。
不过太元帝有意扶持太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追究。
太子与慎王的梁子却就此结下了,两人在太元帝眼皮底下斗了半年多,可谓是势如水火。
奈何无论阴谋阳谋,太子李佑时都是斗不过慎王的,屡屡落败,在朝堂上败坏了名声,弹劾他的折子在太元帝桌案上堆叠成山。
太元帝心中怨李佑时不争气,却也只能暗中帮衬他,不教他太落下风。
正巧这时皇后向皇帝提了给慎王指婚一事。
太元帝便有意借着这婚事,替太子给慎王安插一个眼线、添个堵。
何挽便成了最佳的人选。
这其中,还有慎王的诸多打点,可谓是事无巨细,将太元帝把何挽指给他的可能提到了最大。
何挽此时终于明了,自己与慎王的亲事,根本就是他的处心积虑。
只不过所有的谋算,为的并不是她这个人罢了。
慎王的那一番动作,或许是因为何挽的兄长先结识了他,定下了大计,知晓自己将远下南蛮,故而将妹妹托付给自己最信任的“主子”;又或许是慎王先看出了骠骑将军的身世与能力,有意将他拉到自己的阵营,故而兜兜转转,如此设计。
何挽在心中思量权衡了下兄长与慎王的脾性,认为第一种原因的可能更大些。
元士专注地给王妃讲故事时,便能暂且忘了担忧慎王。
他讲完了自家主子成亲之前,仍是没等到慎王回来,便又把成亲后的事给抖了出来。
“还记得王爷的大婚之夜……”讲到此处,元士露出了不堪回首的神色,“王妃刚进府时,还是个迎风咳血的身子,瓷娃娃一样根本碰不得,王爷自然是宿在自己的正殿。”
“那一夜,王爷失眠了,一整夜都没有阖眼。”
元士郑重其事,看着何挽,道:“王妃,奴才从小就伺候殿下,最佩